
圖:陳篤生醫院的護士在照護患者
8月1日,全新加坡的白衣天使要過節啦!許多人都知道每年的5月12日是國際護士節,但為什麼新加坡的護士節是8月1號呢?
新加坡的護士節,是為了紀念1885年抵達新加坡的第一批護士的。其實早在19世紀初,新加坡就有一支正規醫療團隊。但是當時的醫療團隊只為英國殖民地管理者和軍方服務,其他人只能自生自滅。
不僅如此,當時的新加坡沒有護士,也極少有人願意當護士。因此醫院的護理工作只能由醫生自己、戴著鐐銬的囚犯、僕人、甚至一些輕傷患者都需要幫助進行。
1885年8月1日,一群法國修道院的修女們,不顧公眾的反對和抗議,來到了當時醫療環境較差的新加坡,在Sepoy Lines的綜合醫院展開大規模的護理工作。(新加坡那時僅有幾家醫院,在Pearl's Hill、Sepoy Lines和Kandang Kerbau)。

維多利亞街聖嬰耶穌修道院的修女照顧20世紀初期在修道院遺棄的嬰兒 圖源:新加坡國家文物局
或許是人手不太夠,當時也有不少男護士在醫院裡照顧病患,一直到20世紀初,第一批受過專業訓練的護士,才來到新加坡。

1927年,當時新加坡新生兒每1000人就有263年死亡。新加坡的第一位真正的公關衛生護士,是來自蘇格蘭的Ida M. M. Simmons,她為當時新加坡的鄉村地區提供嬰兒和產婦護理保健服務。

圖源:新加坡衛生部
1948年,在她退休時,新加坡新生兒的死亡人數,下降到每1000人只有57人。
之後,越來越多人成為了護士,當時的曼德勒路醫院(Mandalay Road Hospital)還開設了護士班。

為了紀念成百上千的、勇於奉獻的護士們,1985年,新加坡官方將8月1日定為護士節。
2000年8月1日,時任新加坡總統納丹為表彰對行業和社會作出重大貢獻的護士,首次頒發了「總統護士獎」。這個獎項的頒發,意義重大。它見證了護士這份工作,從歷史角度的「階下囚」到現代受人「尊重」的轉變。

圖:陳篤生醫院的護士在照護患者

圖:陳篤生醫院的護士在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