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店員非法獲取客戶資料
然而,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不斷發展,黑色產業鏈的形成也讓許多人感到擔憂。

圖源:網絡
兩名手機店業者被懷疑非法獲取客戶資料,利用這些資料註冊了數百張手機預付卡。根據消息,這兩名業者已被逮捕,並將於昨天(12日)被控上法庭。

圖源:網絡
案件詳情
據報道,這兩名業者涉嫌通過非法手段獲取了客戶資料,包括姓名、身份證號碼和聯繫電話等信息,隨後利用這些信息在多家運營商處註冊了數百張手機預付卡。這些預付卡可能會用於非法活動,如網絡詐騙、信息詐騙以及惡意攻擊等。

圖源:網絡
警方說,被控的是一名50歲男子和一名54歲女子。男子之前也因類似違法行為被治罪。
他們以幫助顧客開通手機卡及解決網速問題為由,多次誘導進行人臉識別等個人信息採集,然後開通多張手機卡變賣獲利,導致部分手機卡被用於實施電信網絡詐騙……

圖源:網絡
嫌犯表述
嫌犯稱,其與另一人經營一家辦理手機卡基礎業務的店鋪,兩人商量後決定,在為客人辦理手機卡時,以「刷臉沒刷上」「需要多次指紋識別」等藉口,故意盜用他人個人信息辦理額外手機卡出售獲利。

圖源:網絡
嫌犯表示,他們往往會選擇一些歲數較大的老年人、不太熟悉手機使用和辦卡時無防備的人群,二人累計售賣30餘張、每張90元,且兩人知曉違規手機卡可能會被用於具有違法犯罪風險活動。因行為隱秘,案發前上述行為一直未被發現。

圖源:網絡
據公安機關調查顯示,兩名嫌犯分別在2021年9月到隔年1月在他們二人經營的手機店內,利用終端設備故意多次進行人臉識別、冒用被害人簽名等方式,在被害人不知情的情況下,以其名義開通手機卡,利用客戶的個人信息註冊額外的預付卡,總數超過470張。

圖源:網絡
警方提醒
根據我國法律,非法獲取個人信息者,如果罪名成立,可被判坐牢長達三年,或罰款多達1萬元,或兩者兼施。未經許可更改電腦資料者,可被判罰款多達1萬元或坐牢長達三年,或兩者兼施。

圖源:網絡
由於男被告是重犯,如果被定罪,所面對的刑法將更重,包括坐牢長達五年或罰款多達2萬元,或兩者兼施。

圖源:網絡
溫馨提示
在辦理手機卡時也應選擇正規經營的通訊商門店,仔細核實辦理信息及辦理流程,對涉及到面部識別、指紋錄入等公民個人信息的部分應多加留意是否存在異常情況,加強隱私保護,防止被不法分子竊取、冒用。

圖源: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