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訊)一種致命的魚類病毒來勢洶洶,促使當地水產養殖公司Barramundi集團,停止在南部海域養殖工作。好在這種病毒不會對人體造成感染,只要在烹煮時將魚肉徹底煮熟,便可安全食用。
《海峽時報》報道,Barramundi集團由於一種由鱸魚落鱗症(scale drop disease virus,SDDV)引起的致命性魚類病毒,被迫終止其在南部水域的養殖工作。
截至目前,該集團已將養殖場內所有鱸魚捕撈完畢,並停止在三個海洋養殖場中投放魚苗。

新國水產養殖公司Barramundi集團,因SDDV病毒被迫停止其在南部海域的養殖工作。 (Barramundi集團提供)
此外,該集團也預計將從其位於汶萊的養殖場基地進口更多鱸魚,以應對新國市場需求。
新加坡食品局上周三說,位於柔佛海峽的水產養殖場偶爾也會通報類似的感染症狀,如鱗片脫落和魚鰭糜爛等。
這種病毒通常會感染體型較大的魚類,因此飼養鱸魚的養殖場往往損失較大。
然而,淡馬錫理工學院水產養殖創新中心首席科學家薩拉瓦南(Saravanan Padmanabhan)強調,只要在烹煮前將鱗片去除並把魚肉徹底煮熟,受感染但無症狀的鱸魚仍可安全食用。
此外,這種病毒也不會在人與魚之間傳播。
Barramundi集糰子公司UVAXX研究主管蘇尼塔說,UVAXX和幾家研究機構正分秒必爭地研究應對方案,包括開展選擇性育種計劃、開發疫苗試驗與口服性魚類藥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