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新聞】新加坡通過新法案加強網絡治理

新加坡國會近期通過了《網絡犯罪危害法案》,旨在通過立法加強網絡內容管理,為民眾打造更安全的網絡空間。新法案主要針對危害國家安全、非法賭博及放貸、詐騙、煽動暴力、破壞民族和諧和影響個人安全等網絡犯罪活動。
根據該法案,新加坡政府將與各大網際網路平台和網絡服務供應商加強合作,通過「多方聯動治理」機制打擊網絡犯罪。警方在發現惡意網絡行為後,應及時要求涉事用戶刪除相關有害內容,不遵守指示的用戶將面臨監禁或罰款;在線服務供應商應主動採取措施偵測可疑情況,一旦發現網絡犯罪,應立即關閉相關帖文和網頁,並限制相關用戶使用權限;應用程式管理平台需嚴查涉及網絡犯罪的應用程式,必要時可將其下架,以最快速度遏制犯罪活動散播,防止更多人受害。
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部長楊莉明表示,網絡犯罪往往發生速度極快,給受害者帶來巨大損失。新法案重視各方之間的聯動,追求時效性與專業性,是努力打造安全網絡空間的重要一步。「只有各方攜手合作,才能有效打擊網絡犯罪。」
近年來,新加坡網絡犯罪活動不斷增加。相關數據顯示,2022年新加坡發生超過3萬起網絡犯罪案件,創下5年來新高,涉及金額超過6.6億新加坡元(1美元約合1.3新加坡元)。今年6月,新加坡網絡安全局在一份報告中指出,2022年該國發生8500起網絡釣魚案件,是2021年的兩倍多,網絡釣魚案件頻發對該國網絡安全造成較大威脅。
為凈化網絡生態,新加坡政府採取一系列舉措。2019年6月,政府成立反詐騙中心,與多家銀行、電信公司以及電子商務平台展開合作,一旦有詐騙發生,該中心可以迅速凍結涉及詐騙的銀行帳戶、切斷詐騙者使用的電話線以及監督支付平台上的可疑帳號。2020年,新加坡網絡安全局推出網絡專才計劃,目標是培養至少2萬名網絡安全領域的年輕人才。鑒於許多網絡詐騙案件涉及跨國詐騙集團,新加坡還專門成立了跨國商業罪案特別工作組。
近日,新加坡政府制定的網際網路行為安全準則也正式生效。具體措施主要包括,安裝過濾器以限制青少年通過社交媒體接觸到不良內容;確保用戶能更方便地舉報有害內容;社交媒體應在數小時內禁止不良內容傳播等。不遵守規定的社交媒體平台將被處以最高100萬新加坡元的罰款。
來源: 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