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政府最近頒布了一項名為"家族辦公室13O/13U政策新標準"的新規定,該規定將於2023年7月5日立即生效。這項新規定對新加坡家族辦公室的一些方面進行了更新,主要涉及"家辦資金規模"、"專業投資成員要求"、"家辦運營開支"和"本地投資要求"四個方面。

一、對家辦資金規模的影響
新加坡最新更新的家族辦公室政策對於資金規模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是針對13O政策的門檻進行了提高。根據新的政策規定,申請家族辦公室時必須滿足2000萬新幣的資金要求,並且這些資金必須是指定的投資形式,如證券、基金、股票等,而不包括保險投資。
以往,新加坡的13O政策一直備受歡迎,因為其資金門檻較低,並且在稅務效益和13U政策方面幾乎相當。在此之前,申請時的最低資產管理規模(AUM)要求為至少1000萬新幣,並要求在兩年內增加至2000萬新幣即可。然而,根據最新的政策更新,必須在申請時就滿足2000萬新幣的資金要求。

舉例:在2023年7月5日的條件下
1. 如果「13O」基金的指定投資資產管理規模在其「13O」獎勵開始後的任何一個時間點,低於2000萬新元,則「13O」基金不能享受免稅待遇。
2. 如果「13O」基金在指定投資中的資產管理規模隨後上升到至少2000萬新元,並在整個基期內保持不變,它可享受免稅(前提是該投資者還滿足其他相關條件)。
二、對專業投資成員的要求
新的政策對於專業投資成員的要求也有顯著提高。根據最新的13O政策,申請家族辦公室時必須滿足兩個專業投資人員的要求(取消了「第二名專業投資人可在1年內聘請到位」的規定),其中一個必須是非家庭成員(此前政策沒有要求非家庭成員)。如果最終受益人(UBO)不符合相關投資人員要求,除非能證明UBO在資產管理方面有充分的經驗,否則可能會被拒絕。

新政策對於投資人員的教育背景和經驗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教育背景方面,要求至少具有本科學歷或相關專業資格證書(如CMFAS、CFA等)。在工作經驗方面,必須具備投資管理或併購領域的從業經驗。
此外,對於非家庭成員的專業投資人員,要求其必須全職在基金管理公司(SFO)工作,在其他公司只能擔任非執行職位。如果該非家庭成員的專業投資人員在超過一個申請免稅的SFO擔任職位,則不能被視為第二個SFO的專業投資人員。
三、家辦運營開支的新規則
根據最新的政策更新,對於資產規模低於5000萬新幣的基金,要求每個課稅年度的開支最低為20萬新幣,並且這20萬新幣必須全部用於本地企業支出。

而對於資產超過5000萬新幣的基金,要求每個課稅年度的開支最低為50萬新幣,其中至少20萬新幣必須用於本地企業支出,其餘部分可以通過捐款或慈善事業來滿足本地支出的要求。
四、家辦基金在新加坡本地的投資要求
對本地投資的政策方面,注重對本地認可金融產品和機構的投資,注重對認可產業的投資,並且通過投資額乘數機制加強對符合資格的投資的引導。

本地投資可包括,在新加坡上市的、信託基金,新加坡國債,新加坡持牌管理公司發行的基金,新加坡本地運營的非上市企業,氣候相關投資(新增),混合融資架構(新增)。本地投資的資金要求與此前一致,要求基金資產規模AUM的10%或1000萬新幣(以較低者為準)需為本地投資。
新政策的乘數機制為:滿足要求的投資可以按倍數(1.5或2倍)放大,例如資產規模AUM為2000萬,需滿足本地投資2000*10%=200萬。購買了金管局認可的股票價值為100萬,則100*2倍=200萬,則滿足要求。
雖然新加坡家族辦公室門檻不斷提高,然其吸引力依舊不減半分,引得眾多高凈值人士紛紛湧入,投資其中。

資料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