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循財:為建立新社會契約 政府將做幾項重大調整

烏節路。(圖:CNA/Hanidah Amin)
國會昨天起針對政府施政方針和各部門發表的施政方針附錄進行辯論。
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在發言時說,為建立新的社會契約,政府將做出幾項重大調整,包括:以新的角度看待技能、社會援助和關懷年長人士的方式;重新詮釋成功的定義;再次強調國人對彼此的承諾,少一點著重「我」,更多著重「我們」。
黃循財說,我們必須改變對學校和成績的觀念。每個新加坡人必須給自己和他們的孩子更多空間發掘和發展他們多元的才華,充分發揮他們潛能。要達到這個目標,人們在心態上必須做出一個重大的調整,就是認識到年輕時接受的正規教育不是任人唯賢制度的終點。我們必須使持續學習、技能再訓練和技能提升成為我們的生活方式。
至於成功的定義,副總理認為,我們建立的任人唯賢制度,應該讓每一位國人都能成為更好的自己,能夠有不同的渠道、以不同的才能做出貢獻,並在社會上獲得尊重。
黃循財說,政府將想辦法找到新的平衡點,縮小不同行業的薪金差距,包括讓水電工等技術行業專業化;同時,更大程度地確保工藝教育學院和理工學院的畢業生的薪金和事業前景不會落後於大學畢業生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