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近年來掀起二手服裝風,快時尚(fast fashion)對環境的影響也引起不少爭議,更多年輕人開始逛二手衣店,改變大眾對「舊衣物」的印象。
熱愛二手衣的20歲准大學生創業開店,希望能幫助減少紡織廢料,推廣可持續的時尚。

(圖片來源網絡)
去年在女皇道購物中心開了一間二手服飾店的洪量隆在念初級學院時開始對時尚感興趣,想要打扮得更好看。
當時美國正流行二手服飾,他在網上看到不少人上傳視頻分享購物心得後,發現二手服飾也能穿得好看,狀況也很好,開始嘗試之後愛上了二手衣。
如今,他衣櫃里的衣服幾乎都是二手的,最後一次到快時尚店買衣服已經是兩、三年前的事情。

(圖片來源網絡)
洪量隆說,他是在當兵期間萌生開店售賣二手衣的想法,原本想要在網上這麼做,但他覺得試穿很重要,所以決定在上大學之前,用自己的儲蓄開了這家店。
他今年8月將到南洋理工大學修讀環境地球系統科學系。
由於本地大多數的二手服裝店都以女裝為主,他希望提供男性消費者更多選擇。他透露,店裡的衣物大部分來自美國、日本和韓國,因為這些國家的衣服比較受顧客歡迎。

(圖片來源網絡)
二手衣供應商會從不同的國家收集舊衣物,再以捆包的方式便宜售賣,每個捆包從100公斤起跳。
他說,通常每個捆包都只有不到四件衣物質量不合格,其餘的都可以重新出售。如果衣服的狀況很糟,或沾染到污漬洗不掉,實在無法出售,他會將這些不合格的衣物交給會再制的朋友,將布料重新做成新的單品。

(圖片來源網絡)
不少人仍對穿二手衣感到排斥,覺得它們「很髒」,或是「別人穿過的」。
「其實衣服就是衣服,看起來如果沒有問題,不髒的話,穿起來真的很適合你,能為你的荷包省錢,也對環境比較好。」
二手時尚產業快速發展,根據美國二手服裝拍賣網站ThreadUp2021年的一項報告,二手時尚今年的銷售額預計有360億美元(約496億新元),並在在2025年增至近770億美元(約1060億新元)。

(圖片來源網絡)
報告也估計,到了2030年,二手時尚的規模將是快時尚的兩倍。
隨著二手時尚崛起,洪量隆提醒消費者,就算是二手衣也要理智消費,購物之前應該想清楚衣服是否合適,自己是否會常穿,才能真正的做到減少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