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的發展進步,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乾淨」已經成為一座城市環境的基礎,更是一座城市文明的底色。
大家都知道,新加坡一直以「花園城市」自居。
以可持續發展和綠色宜居概念,新加坡吸引了全球人才、企業、商旅和投資,也為本宮國民提供了優良的生活品質和美好的生活工作環境。

圖源:見水印
不久前,日本機構行的一項「亞洲最乾淨城市」排名中,新加坡位列第一。
要知道,這可是以環境宜居而聞名的日本啊......甘心將第一「讓」給新加坡,可見新加坡的優美環境,有多麼廣受世界其他國家的認可了。

來源:中國報
可以看到,除了新加坡外,中國也有5個城市排名前10。其中,大家所熟知的香港、澳門,以及屢次以乾淨入選這類榜單的大連、威海和廈門。
另外,日本兩大城市和馬來西亞檳城也紛紛上榜 至於為什麼新加坡能夠領先其他城市,機構給出的核心解釋是,新加坡整體綠化面積達到50%左右,而該城市的景觀面積占了國土面積的八分之一。

圖源:First Stop Singapore
作為「花園城市」,確實在新加坡各處,我們都能夠看到綠色植物。即使是身處赤道,有時候也並不會因此而感到很熱。

圖源:National Geographic
在新加坡,隨處可見的「保護區」,將世人的腳步與樹木隔絕。只能遠觀不能褻玩。

圖源:Dreamstime
不僅僅是這些人跡罕至的地方,在新加坡的金融區CBD里,也有濱海灣花園這個綠色地標。

圖源:Cultural Trip
因此,新加坡空氣指數非常好,藍天白雲經常見到,讓人感到神清氣爽。

圖源:CapitaLand
基本上,在新加坡的大馬路上,幾乎看不到有什麼垃圾的存在。(當然新加坡並不是所有地方都是這樣)

圖源:見水印
一方面,這是由於新加坡人,對環境要求比較高,個人素質較高。
另一方面,也是政府對破壞環境亂扔垃圾的行為幾乎零容忍。
「Fine City」不是說著玩的。

新加坡國家環境局工作人員定期巡邏,圖源:Black Out Research
有時候,光是罰款還不夠。「垃圾蟲」被抓到了,還會被判穿上特製服裝上街打掃,讓人們深刻體會到保持環境衛生有多麼不容易。

圖源:海峽時報
當然,現在新加坡有的這一切,幾乎都離不開新加坡的「總設計師」——建國總理李光耀的手筆。
建國後,在推行清潔和綠色政策時,他推動修改了公共衛生法律、將街頭攤販遷進小販中心、建設符合標準的污水系統,以及推行疾病控制措施等。
與此同時,他還將居民從甘榜轉移到基礎設施更好的組屋住宅區,遠離那些骯髒和污垢。

甘榜的衛生條件相當捉急,圖源:國家檔案館
在1968年,李光耀曾公開表示「我們已經開始建設,已經有所進步。但說到成功的標誌,沒有什麼比成為南亞最乾淨、綠化最好的城市更有特色。」
除了廣告宣傳外,政府還舉辦公共教育活動,衛生官員也會舉辦講座。政府時不時的抽查,給所有人都上緊了發條。

圖源:eco-business
因此,短短的幾十年間,新加坡就從那個貧窮落後的小漁村,變成了現在的綠色環保的國際大都市。
多管齊下,新加坡的環境質量、空氣、水源等污染指標,都處於很低的水準。換來的,是我們最愛的新加坡了~

圖源:GoAbroad
有時候,不需要刻意尋找,就能拍出超有深邃感的美景照。

圖源:123rf
很多你叫得上叫不上名字的鳥兒,在草坪上早樹梢間嘰嘰喳喳的叫著。
人與自然的美好,在新加坡經常都能看到。

圖源:Nature Society(Singapore)
好山好水好風光,就隱藏在這個四面都是海的小島上!

圖源:RunSociety
這樣的新加坡,在城市化的外表下,又有著環保的綠色,怎能不叫人愛上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