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壽險,顧名思義,保障的是人的生命,出現身故為賠付條件,較於新加坡的住院險、重疾險、意外險等醫療險的複雜條款,壽險明顯要簡單很多。
不過,在華人傳統的觀念里,對「死亡」這個話題,多是避而不談,然而,當意外或死亡風險真的來臨的時候,尤其是家中的經濟支柱,那麼對一個家庭的影響是災難性的,突如其來的經濟負擔,是難以承受的。
對於一個家庭的經濟支柱來說,在健康的時候,配置一份壽險,是相當有必要的,如果某一天出現意外(任何人都不希望發生),保險公司賠付的一筆錢,可以讓家人繼續好好生活。

一般情況下,壽險分為終身壽險和定期壽險,兩者雖說都以身故為賠付條件,但區別還是蠻大的。
首先,保障期限不同,終身壽險保障的是終身,而定期壽險,則有明確的保障期限,投保人可選擇保障到70歲,或者選擇保障5年或10年等等;
其次,人的生命總會有結束的那一天,所以終身壽險,100%是可獲得賠付的,定期壽險則不同,如果一個人選擇保到70歲,在此期間,人依然健在,那麼是不會獲得賠付的。
另外,在保費方面,終身壽險由於是確定性的賠付,有遺產或財富傳承的屬性,所以保費是相當昂貴,定期壽險就便宜很多,一般幾百新幣,就買到100萬新幣的保障。

以新加坡某定期壽險為例,35歲的女士,配置100萬新幣的身故保障,至70歲,那麼每年保費不足800新幣,前三年保費折扣後為550新幣左右,性價比極高。
問題來了,壽險適合哪些群體呢?
終身壽險,多是具備資產傳承或遺產的屬性,所以保費相對要貴更多,適合家庭負擔重,且保險預算充足的家庭。
一般情況下,建議優先考慮定期壽險,適合普通收入家庭,特別是保障需求高、工作事業剛起步的年輕人,或者是需要贍養老人或撫養孩子負擔的中青年群體,可保障到70歲左右,在此期間,一旦出現意外,賠付金可負擔家人的生活開銷、老人贍養費、子女未來成長和教育的支出,以及房貸車貸等。

那麼,該如何選擇定期壽險呢?
第一,看保額。買定期壽險,保額一定要足夠高,在新加坡的話,一般建議保額設定在年收入的10倍以上,或者是100萬新幣起;
第二,看投保條件。看對健康方面的要求是否寬鬆,一般來說,壽險要比住院險和重疾險的健康要求要低一些;
第三,看保費。因為定期壽險條款相對簡單,以身故為理賠條件,所以相同保額的產品,選擇保費更便宜的那一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