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新馬地區
也有祖父母幫忙帶孩子的情況
但,他們著實給過美祿冰
很大的Culture Shock!!!
比如我馬來西亞好友小A
她的婆婆幫忙帶孩子
小A每個月除了給孩子尿布奶粉錢
還會給婆婆$600
還有我前新加坡同事
她的媽媽退休後也有出去做工
後來幫她照顧孩子
她就給回媽媽兼職同樣的工錢

然後就是美祿冰本冰
我和老公都要上班
爸媽也會從家鄉來新幫我照顧孩子
我會給他們買機票
帶他們去餐館
趕上母親節或者生日
給爸媽挑選禮物

但
我從來沒有明碼標價
給過爸媽「帶娃酬勞」
我都能想像我給錢的瞬間
ta們驚恐、疑惑、傷心的表情......
「這孩子怎麼這麼見外?」
「沒有當爸媽是親人嗎?」
「你們帶娃不容易,這錢不能收......」
請腦補以下場景👇

但,本地祖父母帶孩子
新加坡政府直接給福利
這可真是太太太太太新加坡了!
Grandparent
Caregiver Relief
父母幫忙顧孩子的符合條件的在職母親,可申請祖父母看護者估稅扣稅,有足足$3000的tax回扣。

來源:MOF
但是,對於幫忙帶娃的祖父母
新加坡是沒有相關福利的
這不,近期有人建議應該給「帶娃津貼」
引發了小小一波熱議
MOMS DAILY
家長:同意,祖父母功勞高
下面是表示贊同的受訪家長的意見,大家感受下~
祖父母照顧孩子,比託管和女傭放心;
新手爸媽回歸職場,對經濟也做出了貢獻;
祖父母照顧孩子,功勞很大;
很多家庭無力額外出「帶娃費」,給津貼是好建議!

專家:於情於理,不適合
一些專家覺得於情於理,新加坡給帶娃祖父母津貼這件事情,有違他們幫忙照顧孩子的初心......
01 如何量化祖父母的貢獻?
經濟學人雜誌刊登的文章指出,祖父母照顧孫子間接對經濟作出貢獻,理應獲得資助。
但是這個貢獻如何量化呢?這當中包含了祖父和新生父母照顧孩子的比例衡量、養娃開銷、託兒費,祖父母還在工作的話也要算進去誤工費.....
錯綜複雜,實在是難以量化。

02 可能改變現有跨代安排
原本一些家長會給祖父母家用,還有「帶娃費」,但如果官方出面安排給這個費用,可能有些家長就不給了。 如果官方給的多還好,給的少的話,反而減少了祖父母的原本收入。
而且,一旦做出了這樣的安排,可能讓人議論祖父母是為了錢照顧孩子,而不是出於真心。

針對老齡化研究的Kelvin Tan博士說,或許能予以祖父母一些像是食品、雜貨等方面的代金券,讓祖父母感覺他們的付出獲得認可,此外也可以幫忙減輕一些家庭的負擔。
這一點反而和我們編輯部的操作差不多了,表達感謝不一定用現金,不然真的略顯冰冷。 看看網友咋說?

有人說,大事小事都要幫?新加坡要不要這麼操碎心~
實際上,新加坡「操碎心」的補貼真不少~
你生娃,我給錢的baby bonus;
你存錢,我跟進的CDA帳戶;
你房子買在爸媽旁邊,我給$2萬的近居購物津貼;
你爸媽幫忙帶娃,我給稅收回扣
......

總之在育兒這件事上,新加坡也不是第一次「操碎心」了,再多也不足為奇~
關於給幫忙帶娃的爸媽補貼,這件事兒你怎麼看呢?你爸媽來帶娃,你又是如何表達感激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