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騙子的手段這不斷精進,更加讓人防不勝防了。
昨天,一名議員發文表示,最近發現了網上出現了自己的高仿帳號。

其中一個高仿帳號
碧山-大巴窯集選區的議員Saktiandi Supaat在臉書帖文中表示:
「請小心,如果他們給你發消息或私信,請不要與他們互動……我的真實帳戶是@saktiandisupaat。」

另一個高仿帳號
這名議員透露,目前已經有人接到了來自虛假帳號的私信,不過,他目前還沒有報警,因為暫時沒有人上當受騙。
據新加坡本地媒體《海峽時報》透露,這已經不是近期唯一中招的新加坡政府官員了。
像是新加坡衛生部長王乙康、新加坡內政部兼社會及家庭發展部政務部長孫雪玲,也曾被多次發現有人假借他們的名字創建了虛假帳號。
其中,IP位址位於奈及利亞的、孫雪玲的虛假社交媒體帳號,甚至已經有超過5000名關注者了!

孫雪玲在民眾里很有人氣,圖源:海峽時報
此外,在過去十年時間裡,包括新加坡內政兼律政部長部長尚穆根、教育部長陳振聲和麥波申單選區議員陳佩玲在內的、超過14名政客都被人冒用創建了虛假社交媒體帳戶。
大家今後在接到有任何此類標識的私信時,都應該提高警惕以防受騙。

騙子也曾假借新加坡總理公署名義傳遞不實消息,圖源:PAP
除了藉由政治人物完成行騙外,最近,新加坡近期最讓人防不勝防的騙局,是「假朋友騙局」。
對此,新加坡警察部隊還在上周發表文告,提醒民眾要提高警惕。

來源:新加坡警察部隊
在這類騙局中,騙子往往會冒充受害者的好友,打電話給受害者聲稱親人性命垂危入住重症加護病房、急需用錢等原因博取同情,最終完成行騙。
從今年1月開始,新加坡已經至少有4800人墜入騙局,損失金額至少有1570萬新幣!

示意圖,圖源:TNP
具體操作是,受害者會收到來自未知號碼(帶或不帶「+65」前綴)的電話/WhatsApp 電話或簡訊。
詐騙者會聲稱自己是朋友或熟人,並要求受害者猜測其真實身份。作為回應,受害者會提供他們認為打電話者可能是朋友的名字。然後,詐騙者會冒充該朋友的身份,並要求受害者更新他們的聯繫方式。
之後,詐騙者再用各種藉口央求受害人借錢周轉。受害者答應要求完成匯款後,直到與真實親友聯繫,或者發現對方無法如期還錢後,才會發現自己上當。

受害者提供的部分聊天截圖,圖源:新加坡警察部隊
在一些其他情況下,受害者甚至會偽裝成受害者的長輩以提高可信度,或者直接發重症監護室的照片,以獲得受害者的同情。

受害者提供的部分聊天截圖,圖源:新加坡警察部隊
針對這些情況,新加坡警察部隊表示公眾可以通過「ACT」步驟來保護自己。
「A」代表「加」(Add)即主動加設防詐騙應用ScamShield等安保措施;「C」代表「查」(Check),時刻留意詐騙跡象,確保交易是通過真實平台完成;「T」代表「報」(Tell),遇到騙案後要儘快通知當局,以防更多人受害。
大家要是發現情況不對,也可以上網www.scamalert.sg,或是撥打反詐熱線1800-722-6688及時查看和進行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