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青壯年是「內卷」還是「躺平」?
2024年亞洲青壯年價值觀調查報告出爐。報告顯示,在5個地區新加坡、中國大陸、香港特區、中國台灣和馬來西亞中,新加坡人拒絕躺平以及對生活和工作態度很積極。
新加坡青壯年對生活態度積極拒當啃老族
新加坡不負眾望,在調查中得分64.7,排名第一。中國台灣第二,其次依序為馬來西亞、中國大陸和香港特區。
根據4E:社會參與(Engagement)、推動力(Energy)、執行力(Execution)、和前瞻力(Expectation)為指標,調查統計出青壯年的4E積極程度。

簡單來說,新加坡的青壯年除了拒絕躺平,冒險精神與運用智慧科技的信心也是最強的,對生活和工作的態度最積極。
新加坡在調查中「名列前茅」,尤其是在執行力和前瞻力,這兩個4E中得分最高,或許和他們的"kiasu"精神有關。
執行力評估方面包括智慧科技、專業領導、溝通協調和國際視野。前瞻里則評估成就夢想、國家經濟發展預測、以及生活水準。
這裡小小科普什麼是"kiasu"?
「kiasu」是閩南語,「驚輸」「怕輸」。新加坡式英語中的「Kiasu」,意思是害怕事事落後於人。

圖源:SGAG臉書
多數的新加坡人與生俱來的競爭力和怕輸心理都來自於父母的期望,在任何事情上都要成為第一。不管教育、車、工作薪水還是婚姻,都要和別人比較。與他人比較把壓力轉化成動力,就能促使自己進步。
新加坡人一直都牢記在心一定要自力更生,靠自己,要未雨綢繆,那種一定要爭先的心理已經成為新加坡社會精神的一部分。
新加坡青壯年的國際能見度最高
新加坡在國際能見度這方面,得分最高(6分)。其次依序為香港特區(5.79分)、中國大陸(4.93分)、中國台灣(4.80分)和馬來西亞(4.49分)。
新加坡被成為最具國際能見度,或許和一下3個原因有關:
精通並能以英語流利溝通
新加坡人到海外發展
新加坡的國際名聲

新加坡年輕人最擔心的是
未來10年內,新加坡人可能會遭遇到的難題,也就是現實阻礙時,前兩項分別為「房價過高」「學非所用」。
比起組屋,新加坡年輕人心目中的理想住所是公寓,但近年來新加坡公寓價格的飆升,超出了不少人的承受能力。

新加坡組屋價格持續上漲!去年賣出468套百萬組屋,最多的在這個區
同時還有供不應求也是大家所擔心的。疫情期間,許多住宅項目擱置,預購組屋即使成功申購,完工期也往往要等上五至六年。這些年輕人面對的是所謂的「可及性」,而不是「可負擔得起」的問題。
近來新加坡政府大量增加了預購組屋的供應,也陸續會推出更多等待期較短、可在約三年左右建成的項目,以讓年輕夫婦能更快擁屋。組屋轉售和私宅市場也在去年底回穩,在政府多管齊下的政策下,供需不平衡的問題也開始獲得緩解。
房貸利率將保持高位,今年近2萬個新組屋單位來了!新加坡部長提醒新加坡人買房需謹慎

對於排在「房價過高」之後的第二大阻礙「學不夠用」,因為學校教育和科技發展之間有脫節有關。
傳統學校一般會教很多東西,崇尚自由的學習氣氛和批判思維,但自從出現網際網路和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慧工具之後,學習變得不那麼難了,學生只要肯花時間就能夠找到很多問題的答案。然而,當學生進入職場,遇到各種新科技帶來的壓力,學校所學的內容未必用得上。這也是當下教育碰到的一大問題。

同時,職場風向正在發生演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起技能的重要性。超過六成的本地專業人士認為,文憑作為受聘先決條件的重要性已不如20年前;超過七成的專業人士重視技能多於文憑。
新加坡職場重大變革!找工作不再看重文憑
這份調查共收集了6596份回饋,涵蓋亞洲五個地區18至45歲青壯年的回應。
此調查初步以中國網絡流行語「四不青年」發想,即不戀愛、不結婚、不買房、不生子,再延伸至「內卷或躺平」的態度,以測量光譜的概念計算出亞洲5地青壯年在各面向的積極程度也體現出各地不同的文化價值觀。
2024年亞洲青壯年價值觀調查報告丨來源
pixabay、pexels丨圖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