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訊)近來小販食物價格紛紛上漲,有小販坦言近幾年的食材和能源成本漲幅達75%,起價在所難免,為了老顧客堅決不收打包費。

講座在文禮坊熟食中心舉行。 (王佳慧攝)
新加坡小販文化在2020年12月16日,成功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配合三周年慶,全國商聯總會昨天在文禮坊熟食中心舉辦首場「新加坡小販美食談」,邀請三位小販分享創業心得,並探討小販文化如何傳承。
三位受邀分享的小販是馬來椰漿飯Boon Lay Power Nasi Lemak攤主伊薩姆、賣蚝煎和炒粿條的「義發」攤主黃麗娜,以及「新生五香蝦餅」攤主劉福記。
《新明日報》報導,談到小販中心食物價格上漲的問題時,也是新加坡商聯總會小販部主席的劉福記說,近年國外戰爭連連,直接影響許多原材料的供應鏈。
「這進而產生連鎖效應,造成食材成本上漲。當小販所賺的利潤不抵開銷,即便不願漲價,但為了生存,他們還是不得不上調價格。」
賣了32年蚝煎的黃麗娜就說道,早年一份蚝煎只賣2元,如今一盤蚝煎最低售5元5角,攤位最近一次漲價是在2021年,當時漲了5角。
「租金、食材成本、人手都是重要考量,但關鍵是確保食物的味道好,讓顧客覺得物有所值。近幾年的食材和能源成本漲幅達75%,考慮到街坊居民生活不易,我們第二代小販的租金也較低,所以我們從來都不徵收打包費。」
新加坡商聯總會會長楊向明致辭時則說道,彙集各族美食的小販中心是體現新加坡多元文化特色的獨特標誌,值得保留與傳承。
「從現在開始到明年二月,我們總共會舉辦四站(小販美食談)。下一站是明年1月6日,在亞歷山大村小販中心。我們希望讓更多公眾進一步了解本地小販文化,鼓勵更
熱愛烹飪的年輕人加入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