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漸難,全球新獨角獸企業誕生率下滑至六年低點。
近期,新獨角獸企業的增長率急劇下降。第三季度全球只誕生了12家新獨角獸企業,為近六年來數量最少的季度之一。所謂獨角獸企業,指的是估值至少10億美元(13億6000萬新元)的私人公司。

根據CB Insights發布的全球獨角獸企業榜單,截至10月19日,全球共有1220家獨角獸企業,全球獨角獸企業的總價值為3.8萬億美元——大約相當於亞馬遜、Meta 和谷歌的總價值。

按行業劃分的獨角獸
企業科技領域是最具代表性的行業,占據了所有獨角獸企業的30%。這個廣泛的企業技術類別包括專注於廣泛行業銷售或面向B2B市場的技術公司。
在這個領域的廣度之下,CB Insights將其進一步細分為人力資源技術、網絡安全和數據管理等領域,每個細分領域都占據了所有獨角獸企業的5%份額。金融服務業以18%的份額位列第二,其次是消費品和零售業,占17%。

根據CB Insights的調查,每個行業中估值最高的獨角獸是:
1.企業技術:Databricks (430億美元)
2.金融服務:Stripe (500億美元)
3.消費品與零售:SHEIN (660億美元)
4.工業:SpaceX (1500億美元)
5.醫療保健與生命科學:Devoted Health (126億美元)
6.媒體與娛樂:位元組跳動(2250億美元)
7.保險:Howden Group Holdings和Coalition(50億美元)
其中,2008年在中國南京創立的希音(SHEIN),去年將全球總部搬遷到新加坡,現被列為新加坡獨角獸企業之一。

獨角獸全球分布
全球範圍內,獨角獸俱樂部覆蓋了52個國家和地區。
美國擁有超過一半的獨角獸企業(53%):在美國,有兩個行業的代表性高於全球平均水平,即企業科技(占美國獨角獸企業的38%)和醫療保健與生命科學(占美國獨角獸企業的14%)。

其次是中國(占全球獨角獸企業的14%):中國的獨角獸企業尤其集中在工業和消費零售領域,分別占中國獨角獸企業的32%和29%。
排名第三的是印度,擁有71家獨角獸企業。
新加坡有16家獨角獸企業,是全球十大最多獨角獸企業的國家之一,與巴西並列排名全球第九。

新加坡獨角獸企業概況
新加坡的淡馬錫是全球十大獨角獸企業投資者之一,投資領域包括金融科技、企業服務和電子商務等多個領域,展現出強大的專業投資實力。
除了淡馬錫和希音(SHEIN)外,榜單內的新加坡的獨角獸企業還包括共享通信光纖網絡提供商海容(HyalRoute,估值35億美元)、全球化加密金融智能服務提供商Amber Group(估值30億美元)、工業工具和設備電子商務平台Moglix(估值26億美元)、數碼付款公司Coda Payments(估值25億美元)和Advance Intelligence Group(估值20億美元)等。

新獨角獸占比最大的行業
報告指出,截至2023年10月19日,共誕生了59家新獨角獸。在這一群體中,有兩個行業以高於平均水平的速度創造獨角獸:企業科技(20家新獨角獸,占總數的34%)和工業(13家新獨角獸,占總數的22%)。

報告還提到,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領域的獨角獸企業增長迅速。在過去一年中,有超過三分之一的新獨角獸企業來自該領域,包括Cohere、Adept等核心人工智慧技術開發商以及新增的AI21 Labs、Imbue 和 Zhipu AI等,它還擴展到營銷和廣告技術 (Typeface)、開發 (Replit) 和員工培訓 (Synthesia) 等領域。
儘管全球科技企業近期出現大規模裁員,但報告指出,獨角獸企業的員工招聘仍在增長中。幾乎所有行業的員工人數中位數都在增加,這可能源於過去幾年獨角獸企業進行了大規模融資,推動了員工人數的持續增長。

然而,報告也提出警示:隨著風險投資環境持續下滑,企業的可用資金可能逐步減少,使得獨角獸企業更注重效率而非規模擴張,可能導致員工招聘減緩甚至逆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