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地冠病病例從四月底至五月初,估計增加1萬4200起。(海峽時報)
群體免疫力下降了
冠病永遠在你我左右,它從未離開我們。最新的數據再次提醒我們這個無情的現實。
衛生部和傳染病管理局5月13日發聯合文告說,今年4月27日至5月3日的冠病病例,估計增加至1萬4200起,高於前一周的1萬1100起。
同一時期的平均每日住院病例,也從102起上升至133起。不過,因冠病入住加護病房的病患,每日平均人數從三起減至兩起。
群體免疫力下降是病例高峰肇因之一
但從數據來看,目前的情況值得憂慮,但其中也有值得欣慰的地方。
目前沒有跡象顯示在本地傳播的變種毒株具有更強的傳播力,或會導致更嚴重的症狀,醫院也能應付病例增加的情況。
現階段在本地主要傳播的冠病毒株是LF.7和NB.1.8,它們均源自JN.1毒株,占本地基因測序病例的三分之二以上。JN.1也是當前冠病疫苗所針對的毒株。
這次突如其來的冠病高峰,其中一個原因是,群體免疫力下降。

當局說,接種冠病疫苗仍能保護年長者,以及高風險人群。(海峽時報)
群體免疫力下降,是否意味著過去人們注射的防疫疫苗已經失去時效,還是已經無法應付新的變異病毒?
當局說,接種疫苗仍能有效預防重症,能保護60歲及以上的年長者、患有基礎疾病者,以及年長護理機構住戶,還有醫護人員,以及與高風險人群同住或共事者。
當局也呼籲人們接種最新版本的疫苗,也就是在上一次注射疫苗後的一年,再一次接種追加劑。
問題是,經過這幾年的折騰,國人當中是否已經對接種疫苗失去信心?不少人已出現「接種疲勞」,當局的苦口婆心,對高風險群的提醒已如耳邊風。
人們之間也不再互相關心:你打了幾次針了,有去接種新的疫苗嗎?
因此,當局的再三提醒,以及不斷重複的疫苗教育還是很有必要。

有多少公眾接種了最新版冠病疫苗?(海峽時報)
與此同時,當局更應該向人們提出保證,疫苗一打再打,對個人健康沒有負面作用。
今天的網絡上仍充斥著反疫苗的信息,提高人們對疫苗的了解和信心,是當局接下來應該加強的工作。
大型活動對防疫都是挑戰
當局的文告對此次的冠病新高峰突發的原因,似乎很含蓄,只是說今年4月27日至5月3日這一周。
這一周對新加坡人來說,大家一看便知道是什麼回事。
所以,當局沒有明說,也可以想像2025大選的競選期間,多場數以萬計的競選群眾大會在不同角落舉行,讓人感覺到隱藏的傳染病風險也隨之提高。
對於目前的冠病高峰,國際傳染病學學會前會長淡馬亞教授卻不感到意外。他指出,每年4月至5月,和11月至12月,是本地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兩個高峰期。今年的高峰與去年相當,但比2023年4月來得低,因此這樣的感染病例數字並不讓人感到意外。
他也說,目前病例尚未達到去年6月的峰值,也就是日均超過3000起,今年的流行性感冒病例也似乎少於冠病。

女神卡卡即將來新開唱,預計吸引超過20萬外國旅客到訪新加坡。老巴剎還豎起一個2.4米高的「怪物爪」雕塑(Monster Paw),讓小怪物(little monsters,女神卡卡粉絲的暱稱)拍照打卡,記錄在獅城看偶像表演的時刻。(聯合早報)
不同時期的比較,並不能降低我們的防疫之心。不管是冠病或是流感對人們都是「一視同仁」,沒有人可以僥倖。
幾個月前,台灣藝人大S因流感去世後,接種流感疫苗的民眾激增。我們不需要再藉助另一個名人或是藝人的宣傳效應來提高人們防患意識。
新加坡是個國際城市,尤其是我們的樟宜機場名聞遐邇,來自世界各地的旅客絡繹不絕,再加上大型音樂會將吸引更多的各地粉絲,每一次的國際大活動對新加坡的防疫都是一個大挑戰。
女神卡卡即將率領表演大軍殺到,買了票要去參與其盛的瘋迷群眾,最好多備一些標準口罩防身,在看到 high 時跟著高唱,也不要忘了把口罩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