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好,在新加坡是一種什麼獨特的優勢?
在新加坡,如果你可以講一口流利的中文,在職場一定非常吃香。
新加坡教育部和新加坡華文教研中心進行過一項研究,了解新加坡年輕人如何看待自己在職場使用華語的情況與掌握華語的能力。調查顯示,近七成雇員與近九成僱主認為,掌握好華語在職場的優勢,能和客戶打交道、和夥伴同事建立良好關係。
新加坡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還用自己過來人的經歷告訴所有人,掌握好華文在職場是多麼的有優勢。

「我本身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因為父母在家都是以英語或馬來語溝通,我接觸華語的機會是在學校。雖然學習華文對我來說並不簡單,但我沒有放棄,在華文課堂打下一定的基礎。因為這樣,我無論是在中國與當地官員開會,在選區內與居民交流,或是像今天一樣要以華語致辭,我在學校所打下的基礎都發揮了作用。」
新加坡衛生部部長王乙康強調過,隨著亞洲崛起,特別是中國,學好中文等母語作為一項經濟技能,對未來而言,越來越重要。
因此,在整個小學到中學的課程中,新加坡學校的所有課程都用英文授課,中文作為第二外語教學。
新加坡幼兒園的孩子學習《三字經》
如果你在學齡前,就可以使用中文進行聽說讀寫,在新加坡學習可以事半功倍。
在新加坡各個重要的升學考試階段,華文都會作為必考的考試科目出現。

這對於中國學生來說是個天然的優勢。當中國孩子進入新加坡政府中小學以後,他們熟練的中文水平在華文學科上便擁有了天然優勢。
並且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出國讀書本身就非常具有挑戰性,但是如果他們能遇到熟悉的語言和文字,這非常有利於他們建立自信心,同時也能幫助孩子快速融入進異國他鄉的生活和學習。
如果孩子生活在有語言環境的家庭里,比如父母雙方都講中文,那這個孩子的華文水平可以和班上其他孩子拉開相當大的差距。孩子也有很大機會升入高華班或進入華文特選學校。
提到新加坡華文特選學校,華文特選學校肩負著為新加坡培養雙語人才以及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使命,使學生精通英文和華文兩種語言,讓學生未來可以有更好的深造和就業機會。

華僑中學
學生習得一門語言,增加了認知的維度,他們的多元思維和批判性思維就培養起來了,也相當於打開了一扇了解其他文化的窗戶。
我們正處在世界格局發生重要變化的年代,會多講一門語言,多寫一門語言,就能加強孩子未來在國際上的就業競爭力,讓他們有更多機會獲得理想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