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加坡社會領域發生了多項重大新聞,這些變化觸及了社會的多個層面,包括對低收入家庭的增強支持、家庭暴力的更有效防護、全面的心理健康策略、家庭司法體系的重大改革,以及國家面臨的生育率持續下降問題。
1.ComLink+ 計劃
新加坡政府推出了一項名為ComLink+的新計劃,旨在為住在公共租賃房的低收入家庭提供全面的支持和激勵。這一計劃是國家提升社會流動性努力的關鍵組成部分,應對社會分層日益固化的趨勢。
ComLink+ 計劃圍繞四大支持領域展開,包括:教育支持:鼓勵家庭送孩子在三歲前上幼兒園。就業援助:幫助家庭成員找到提供中央公積金(CPF)繳納的穩定工作。住房儲蓄:激勵家庭為購買自己的住房積累儲蓄。債務清理:提供債務清理配套,對家庭償還的債務進行一對一的匹配,最高可達2,500新元。
作為激勵,符合條件的家庭可以每三個月獲得450至550新元的現金和CPF津貼,條件是家庭成員找到月薪至少1,400新元的CPF繳納工作。
ComLink+ 計劃的推出,體現了新加坡政府對於社會公平和包容性的承諾,旨在通過具體的支持和激勵措施,幫助低收入家庭走出貧困,實現社會經濟上的提升。

圖片來源:海峽時報
2. 家庭暴力保護法案
新加坡政府五月通過了《婦女憲章(家庭暴力及其他事項)修正案》,旨在加強對家庭暴力受害者的保護,並提升施暴者的康復和責任。社會和家庭發展部國務部長孫雪玲強調,政府不容忍任何形式的暴力。
家庭暴力的定義將包括身體、性、情感和心理虐待。法案賦予法院更大權力保護受害者,包括允許年輕倖存者自行申請個人保護令。加強施暴者的康復措施,確保家庭暴力的根源得到解決。
在對策與未來規劃,考慮將財務虐待納入家庭暴力定義。未來可能制定獨立的家庭暴力法案,保護非家庭成員,如未婚戀愛關係中的人。
這一法案的通過體現了新加坡政府對家庭暴力問題的關注和應對,旨在為受害者提供更全面的保護,同時打破家庭暴力的循環。

圖片來源:海峽時報
3. 國家心理健康和福祉戰略
新加坡政府於2023年10月6日宣布啟動全國心理健康與福祉戰略,這標誌著政府對心理健康問題的重視,認識到它已成為一個重大的健康和社會問題。該戰略的核心是從預防和治療的角度,通過社區、學校和工作場所,全面而協調地解決心理健康問題。
主要內容和舉措
增強初級保健能力:未來幾年內,將增加更多全科醫生(GPs)提供心理健康服務,特別是幫助識別患有常見疾病如抑鬱症和焦慮症的人群。
擴展服務範圍:到2030年,所有新的綜合診所將提供心理健康服務。此外,還將建立兩個新的精神病護理院和一個精神康復院。
青少年支持:為10至19歲有自殺或嚴重自殘風險的青少年設立中間居住設施。
設施擴建:擴大精神健康研究所的能力,並在未來重建的亞歷山大醫院中設立精神護理和康復的住院床位以及兒童精神病服務。
這一戰略的推出,顯示了新加坡政府對於提升國民心理健康和福祉的承諾,以及對於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增長的關注。通過這些綜合性措施,新加坡政府旨在為所有心理健康問題患者提供更加全面和有效的支持。

圖片來源:海峽時報
4. 家庭司法改革法案
新加坡政府近日通過了一項重要的家庭司法改革法案,旨在加強對家庭暴力受害者的保護,並提升司法系統在處理家庭暴力案件時的效率和公正性。這一法案的通過標誌著新加坡在家庭司法領域的一大進步。
法案提供了強大的工具和資源,以保護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包括兒童和其他易受傷害的家庭成員。新設立的維護執行官將負責執行家庭法庭的命令,特別是在贍養費和訪問權問題上。法案強化了對拒付贍養費者的追蹤和懲罰措施,確保法院能夠區分真正無力支付和拒絕支付的人。
通過這一法案,新加坡政府希望能夠打破家庭暴力的循環,幫助家庭恢復關係,從而實現更加和諧的社會。法案旨在提升家庭法庭處理案件的效率,確保受害者能夠及時獲得必要的法律援助和保護。
這一法案的通過體現了新加坡政府對家庭暴力問題的關注和應對,以及對於保護受害者和康復施暴者的承諾。

圖片來源:海峽時報
5. 歷史性低生育率
新加坡一直在努力應對嬰兒短缺問題,但2022年該國的居民總生育率(TFR)跌至歷史新低1.04,低於2021年的1.12和疫情期間2020年的1.1。
生育率下降原因主要是文化因素和社會趨勢。文化因素:總理公署部長、財政部和國家發展部第二部長英蘭妮拉惹(Indranee Rajah)提到,2022年是中國農曆虎年,這通常與出生人口減少有關。社會趨勢: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推遲結婚和生育,夫婦也傾向於減少生育數量。
英蘭尼女士指出,隨著出生率下降和居民勞動力增長放緩,新加坡將面臨維持經濟增長的挑戰。家庭規模的縮小將導致護理需求增加。
為應對生育率下降,新加坡政府在2月宣布了一系列支持措施,包括為首次購房家庭和年輕已婚夫婦在建屋發展局(BTO)申請中提供更高優先級,以及現金禮金和政府支付的陪產假延長至四周。
這一趨勢也反映了新加坡在人口結構和社會發展方面面臨的挑戰,對國家的長期經濟和社會福祉產生深遠影響。政府和社會需共同努力,尋找應對這一挑戰的有效策略。

圖片來源:海峽時報
這些社會領域的重大新聞和變革,不僅體現了新加坡政府在應對社會問題上的決心和創新,也揭示了這個城市國家在邁向更加包容和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所面臨的挑戰和機遇。
參考資料:
1.The Gist 2023: The biggest social stories in Singapore.海峽時報
2.New financial incentives to spur low-income families to work towards improving their lives.海峽時報
3.S』pore launches national mental health and well-being strategy。海峽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