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作為亞洲最有錢國家之一,本地居民卻存在不少的月光族!
近期,椰子收到幾位粉絲的投稿。其中有人不僅月光,還欠債.....
網友投稿
月光族,欠款2萬多

我今年25歲,在新加坡坐辦公室,月入3400新,平時會用信用卡付帳,幾乎沒有存款。現在,我還要靠開車賺錢。
在前幾個月里,我把所有的錢都用來支付母親的醫療費用,現在無力承擔2萬1244新的信用卡帳單。
現在收到了銀行的律師函,要我立即還清.......
另一位粉絲的情況要好一些,但也是所剩無幾。
網友投稿
工作4年,存款僅1萬

在新加坡工作了4年,平時會抽點喝點,到現在只存下了1萬新。
我很焦慮,擔心存錢的速度趕不上通脹的速度,同時,我想知道大家是怎麼存錢的,都存了多少?
新加坡的生活成本真有這麼高,大家都存不下來錢嗎?!
新加坡生活最低月開銷9000新? 新加坡
為了儘可能全面的解答這個問題,椰子問了幾個身邊不同身份和背景的朋友。
他們有單身的,有公民,有外國人,每月的生活開支如下:
單身PR,每月花5100新
朋友小A,從事IT行業,現在是PR身份,目前單身,住的公寓,自己有車。
以下,是他算出來每月花銷。↓
住宿:加水電費,每月1800新
出行:自己有車,但偶爾也會打車,每月800新
購物:生活用品,衣服都算在這裡,每月400新
吃飯:大部分時間在公司樓下就近吃,每月800新
投資理財:不敢貪多,小小玩一把,每月300新
其他:出去玩玩,和朋友聚餐啥的,每月500新
保險:每月的固定支出,400新
電話費:每月100新
共計:5100新
外國人,每月花4600新
朋友小B,是馬來西亞人,平時比較省吃儉用,目前交了女朋友,雖然不住在一起,但感情還算穩定。
以下,是他算出來每月花銷。↓
住宿:跟別人合租的,每月850新
出行:大部分時間都是地鐵和巴士,每月150新
購物:日常用品服裝零食等,每月400-500新
吃飯:幾乎都是吃食閣,每月500-550新
其他:和女友逛街送禮出去玩,每月600-1000新
電話費:每月50新
寄家用:固定每月1500新
共計:4050-4600新
本地單身人 每月花1750新
朋友小C是「移二代」,本地公民身份,目前單身,平時不抽煙也不喝酒,沒啥娛樂愛好。
他跟家人一起住組屋,能領政府消費券,家裡的水電網費有政府補貼,也不用自己出錢,每月給家裡交易點家用就可以了,開銷比較小。
以下,是他算出來每月花銷。↓
出行:每月100新
購物:家裡都有,買點新衣服就好了,每月200新
吃飯:在家吃或者吃食閣,每月600新
家用:固定給點家用意思以下,每月800新
電話費:每月50新
共計:1750新
一家三口, 每月花13130新
朋友小D,是EP身份,去年他把老婆孩子接到了新加坡,現在孩子已經在上幼兒園了,目前是租房,無車無女傭的狀態。
以下,是他算出來每月花銷。↓
住宿:中部70平的2室2衛,每月4100新
出行:遠的地鐵和巴士,近的直接步行,每月150新
購物:水果/日化/服裝/保健品和化妝品等,每月1300新
吃飯:有時在外吃有時候在家煮,每月1000新
幼兒園:目前沒有給娃報補習課,每月1300新
水電網話費:每月280新
娛樂:帶孩子出去玩,固定500新
共計:8630新

新加坡幼兒園示意圖
除了以上開銷外,小D還表示明年開銷還會增加:
孩子教育:孩子明年要升級了學費要漲,還準備給孩子報補課班每月增加1900新,
供車: 考慮供車,到時候出行更方便,每月1500新
旅遊和醫療:每月1100新
明年預計開銷共計:13130新
以上,就是椰子身邊朋友的每月的開支,不難看出,有家庭的人,開支是真的很大!
據Answers.sg近期對本地5000多個家庭的調查結果,有近40%的受訪人表示,每月至少需要9000新才能維持基本生活!
另外,在該網站的另一項「你認為新加坡物價是否太高」的調查中,目前有上千人投票,其中91%都表示:「貴」!

「新加坡物價不算高」 新加坡
雖然,大部分本地人都覺得新加坡貴,但是一些曾在國外生活過的人卻不這樣認為。
他們反而指出:新加坡物價不算高,很懷念在新加坡的日子。
很多人只和鄰國比物價,然後得出「新加坡物價高」的結論,完全不考慮新加坡收入高的實事。
我在歐美生活後才發現,新加坡的生活成本真的不高,歐美才高!
我們來看,網還們是怎麼評價「新加坡物價」的:

一位在紐約待了3個月的網友指出,美國有很多隱形成本,而且美國的物價更高,算下來還是在新加坡生活更划算。
以下是他做出的一些對比。*目前匯率為1美元=1.35新幣
移動數據費用:新加坡便宜不少
美國:50美元無限流量,這是最便宜的套餐。
新加坡:18.33新元50G,這個大小相當於無限量了。
房租:新加坡更划算
美國:至少也要1000美元,即便是地段差,環境不好的房間
新加坡:800新元就可以租一個不錯的小房間。

食物和外賣:新加坡更便宜
美國所有的食物普遍都很貴,而新加坡有小販中心可以吃經濟餐!
例如一杯咖啡,在美國需要4美元,以及另外支付9%消費稅以及小費。而在新加坡食閣最低不到1新,部分餐廳也只需要1新多,無需小費。

新加坡食閣菜單
另外,如果在美國如果用信用卡付款的,還要支付3%費用。
除了生活開支外,美國的生活環境沒有新加坡好,新加坡有很多公園可以放鬆。

另一位住在德國,生活水平還不錯的網友認為:要對比同水平的東西才有參考價值,如果拿新加坡的組屋和小販中心對比德國的餐廳和住宅,那肯定是新加坡完勝。
因此,他對比了兩地同水平的東西↓
食物價格:新加坡略微便宜
德國的普通餐廳主菜大概是20新元,對比新加坡同等水平的德式餐廳主菜價格,價格其實是差不多的。有時候新加坡或許會便宜點。

新加坡本地德國餐廳的部分菜單
公共運輸費用:新加坡便宜一點
幾乎都是乘坐公共運輸,德國通票每月售價是49歐元,這和新加坡的開銷差不多。
不過,目前德國通票價格將在明年1月漲到58歐,這樣一來,還是新加坡更有優勢。

稅收:新加坡的個人所得稅更低
德國個人所得稅為14%-45%,新加坡的個人所得稅漲到24%。
即便如此,新加坡的稅依舊比德國低,另外新加坡還有很多抵扣稅的項目,可以交更少的稅。
同等收入的情況下,在新加坡能剩更多的錢。

示意圖
住房:新加坡更宜居
在德國,大部分人都是租房住,超過一半的家庭都是如此,房租成了大頭支出。
而新加坡的擁房率達到了89.3%,很多本地人無需支付房租,因此新加坡更為宜居。

旅遊:德國更方便
他表示,新加坡的出行旅遊的方式較為局限,幾乎只能乘坐飛機,因此如果是多人出行,從新加坡出發就會更貴。
而德國出行會更方便,可以自駕游去周邊國家旅遊,這樣開銷會小一些。

示意圖
綜合考慮,即便是同比同水平的物價,新加坡的開銷依舊要小一些。

這位網友認為,在新加坡開銷大不大,主要取決於身份。如果是帶孩子來新加坡讀書的外國人,開銷確實很大。
因為就讀新加坡的國際學校,學費比較貴,如果為了孩子租在學校附近,附近也會高一些。想買房也只能買公寓,還要交一大筆稅。

但如果是本地人的話,那就截然不同了。
本地公民孩子讀書有補貼,買房可以買政府組屋,沒有額外買方印花稅,政府還有補貼,每年都有消費券可以領。一些旅遊景點也是免費進的。

所以說,對於本地人來說,新加坡的開銷其實還好。
綜合以上網友的看法:
新加坡收入比周邊國家高,開銷大也正常,但是跟歐美國家相比,新加坡的開銷其實是算少的。
在新加坡,真正壓力大的,是那些帶孩子來讀書的外籍人士。對本地人來說過,有一系列的政府補貼,其實開銷並不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