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去,未婚先孕一般被視為「家醜不可外揚」,屬於「極不符合社會規範」、敗壞門風的行為,在古代甚至必須「浸豬籠」。
如若發生在明星身上,更是分分鐘都可能演變成醜聞,哪有可能公開奉子成婚?「先上車後補票」的行為不是被大力隱瞞,就是避而不談,藏得好好的。
很多明星甚至為了保持未婚的偶像人設,即便結婚生孩子都偷偷摸摸不敢公開。「先上車後補票」更是被隱瞞或者避而不談。
例如深受新加坡成熟粉絲愛戴的劉德華,2008年雖已秘密結婚,但一直到了妻子朱麗蒨的父親於馬來西亞過世,他的名字出現在訃告上後,兩人的關係才正式公開。
再如馬來西亞籍新加坡男演員張耀棟的兩個女兒都10多歲了,被踢爆後才公開自己已有孩子。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Zhang YaoDong 張耀棟 (@zhangyaodong)
先孕後婚成了娛樂圈風氣?
近年來,卻有越來越多明星高調宣布自己先孕後婚。
台灣明星歐陽妮妮2024年6月接受演員張書豪的求婚,7月登記結婚,9月就在社交媒體上公布懷孕喜悅,接著還常常在社媒上分享自己的懷孕過程,舉行揭曉寶寶性別的派對等。
這個月,她說已經懷孕9個月了。如此推算,她其實在今年3月就懷孕了,屬於先孕後婚。
她在社媒上高調宣布懷孕時,以自己想要生一個龍寶寶為由,才會趕著在年頭備孕。不知道這裡頭有沒有為自己「未婚先孕」辯護的成分呢?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歐陽妮妮 (@niniouyang)
曾出演梁志強導演電影《新兵正傳》《女兵外傳》女教官的新加坡女星陳芷尤(Apple Chan)今年3月宣布結婚,5月就在社媒上高調宣布懷孕,8月孩子就出生了。
按照時間來算,這算是未婚先孕嗎?是先有了寶寶,才決定步入婚姻殿堂?當然也不排除她早就結婚了,只是選擇在3月才公開婚訊。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Apple Chan 陳思帆 (@xoxoapo)
在香港出生後來入籍新加坡的陳芷尤是香港TVB藝員訓練班的學員,2013年開始嶄露頭角,2017年在本地電影《新兵正傳IV》中出演「張心怡」一角,被本地觀眾熟知。2019年6月陳芷尤與TVB結束合約,正式返回新加坡發展。
陳芷尤並沒有對「月份加起來不對」作出任何解釋。
韓國女星朴信惠2021年11月底宣布與交往四年的31歲男星崔泰俊結婚,並在籌備婚禮的過程中迎來懷孕的喜訊。小兩口2022年1月22日舉行婚禮,朴信惠同年5月生下一男。
朴信惠13歲就出演首部電視劇《天國的階梯》,成年後連演出了《繼承者們》、《匹諾曹》、來自地獄的法官等。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zaobao.sg 娛樂 (@zaobaosg.entertainment)
未婚先孕是個人選擇和個人自由的表現?
三不五時就看到女藝人帶「球」嫁的新聞,似乎先「有」後婚已成了新常態。
現在的明星們更加敢於直面公眾,公開宣布自己懷孕的事實,甚至有些會通過社交媒體分享自己的喜悅和胎兒的成長過程。
這種變化也反映出社會對婚姻和家庭觀念的逐漸開放。尤其是在年輕人當中,個人自由和自主選擇的權利越來越被重視。
如今隨著社會價值觀的多樣化,越來越多人也開始接受這一現象,認為這就是一種個人的選擇,不是負面的標籤。
明星的「高調」態度,有可能會讓粉絲視為一種炫酷或者自信的表現,也拉近自己與明星的距離。
這種心態上的轉變,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公眾對待未婚先孕的看法,尤其是年輕一代,可能會更加寬容和接受這樣的情況。
儘管如此,社會上對於未婚先孕,依然抱持不同的聲音和評價。
有些人可能認為,過於高調會給社會帶來某種程度的「負面示範」,特別是在未婚先孕的態度和責任方面,可能會影響下一代的價值觀。
未婚先孕會被粉絲效仿?
有人認為,「雙喜臨門」固然可喜可賀,但此風不可長。
傳統觀念認為,婚姻是一種正式承諾,先結婚後生子是對家庭和下一代的負責任態度。如果未婚先孕變得普遍,可能會削弱年輕人對婚姻的責任感。
保守派認為,未婚先孕的普遍化可能破壞傳統價值觀,增加單親家庭的比例,甚至對社會的穩定帶來潛在風險。
對於明星等公眾人物來說,他們的一舉一動極有可能被粉絲爭相模仿。
一些保守派人士擔心,未婚先孕若被明星們廣泛宣傳為「浪漫」或「自由」的象徵,加上粉絲對偶像的崇拜往往是非理性的,年輕的粉絲可能會誤解為,這是一種「超酷」的生活方式,未婚先孕也可能帶來幸福生活,從而忽視了其中的責任與挑戰。
如果這股風氣持續增長,蟻粉覺得若干年後,未婚先孕和單親媽媽的比例會上升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