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自行搭電梯 機器人為體弱年長者派送物品

獅子樂齡之友協會在女皇鎮一座組屋,試用一款能夠自行乘搭電梯並在走廊穿行的機器人,為年長居民運送日常必需品。如果試行計劃取得積極成果,機構將在更多社區推出機器人服務,應對老齡化社會及人力短缺等問題。

社會服務機構獅子樂齡之友協會同台灣電子公司台達合作推出一款機器人,為租賃組屋的體弱和行動不便的年長者派送物品。
獅子樂齡之友協會是本地首個推出機器人派送員的社會服務機構。
這款機器人可自行搭乘電梯、調整移動速度、更換路線以及避開人、輪椅使用者和障礙物,到指定的組屋單位派送餐食、蔬菜水果和藥物等。
協會社區關懷經理盧偉琦說,有了機器人,每個月預計可節省40到44個小時的工作時間。
盧偉琦說,「我們的工作人員每天都必須要跑很多趟,因為樂齡人士都有不同的需求,有些需要送飯,有時候需要買東西,我們也會幫他們洗衣服。我們並不是讓機器人來代替人類,而是輔助員工的工作,有了機器人就能省下很多時間,職員無需處理繁瑣事務,騰出來的時間就能更好地為年長者提供其他方面的照料比如陪伴他們、溝通交流或為提供輔導。」

機器人為年長者派送物品。(圖:獅子樂齡之友協會)
計劃初步階段,機器人會負責送餐,接下來會嘗試讓機器人派送藥品、衣物等。機器人暫時只能在一座組屋派送物品,團隊將嘗試讓機器人穿梭有蓋走廊,到其他組屋完成任務。目前,這台機器人在美嶺街第151座組屋進行測試;測試完成後,就會部署到其他社區。
台達研究院新加坡實驗室主管劉晴說,團隊花了大約一年的時間設計和研發,接下來計劃讓機器人也能說華語和方言。
劉晴說,「我們設計時都把年長者的需求考慮在內,比如考慮到年長者走路的速度較慢,就調整了機器人的移動速度。團隊也面臨不少挑戰,包括讓機器人像人一樣搭電梯,像人的手指一樣準確按下按鈕並不容易,而且電梯空間很小,安全性非常重要,如果設計不妥,機器人操作或移動時可能會發生碰撞。另外,也必須考慮到時間,確保機器人來得及進出電梯,這些都需要我們做很多技術開發,確保機器人能正常運作。」
73歲的居民蕭先生說,機器人會直接把餐食或物品送到門口,即使他行動不便,也可以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