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媒體近日接連爆出,通訊應用Telegram上出現色情群組和頻道,散播猥褻照片和視頻。
《新明日報》報道,Telegram有個頻道共有8700多人訂閱,裡頭不定時上傳色情視頻,視頻中大多是年輕女子,甚至有穿校服的女生,也有多個男女在政府組屋胡搞的影片。
《海峽時報》則發現,Telegram冒出不少「會員專享」的群組,讓那些願意付費的用戶觀看性相關內容。
據悉,這些群組的管理員為了避免被發現,除了限制入群人數,也會以頻道的方式經營,內容包括本地女性被偷拍發生性行為、偷拍中學和大學女學生的裙底和洗澡視頻等。
《海峽時報》記者詢問其中一名管理員後探知,只要一次支付50新元,就可以加入以散播年輕女孩照片和視頻為主的頻道。
各類罪案的溫床
通過Telegram分享或兜售性相關內容為目的,在新加坡也時有所聞。
2019年首次被揭發的「SGNasiLemak」群組,就主要分享猥褻的女性照片和影片,會員人數一度多達4萬4000人。
該群組如今已不復存在,幾位幕後經營者在2021年面對經營法律制裁,其中一人被判坐牢和罰款。
律師指出,未經他人同意蓄意散播猥褻畫面屬觸法行為。不過,在新加坡依然有人知法犯法。
值得關注的是,除了色情內容,Telegram也經常成為嫌犯干案的工具,成為新聞焦點。

2019年至今,本地有超過500名毒品犯罪者因透過Telegram進行非法毒品活動被捕。(中央肅毒局提供)
上個月,五人因涉嫌藉由Telegram進行毒品交易被捕,其中包括三名青少年。
中央肅毒局受詢時告訴本地媒體,毒品犯罪者利用Telegram等封閉式通訊(closed communication)應用買賣受管制毒品的現象,相當普遍。
當局觀察,這種犯罪手法早在2019年已出現,從那時候開始就有超過500名毒品犯罪者,因透過Telegram進行非法毒品活動被捕。
今年8月,新加坡警方及網絡安全局在聯合文告中提醒公眾,慎防一種新型的假冒Telegram帳戶詐騙案。
騙子會使出各種伎倆,騙取受害者的手機號碼和Telegram登錄碼,進而通過用戶的Telegram應用聯繫受害者聯繫名單上的親友,對他們進行詐騙。

當局提醒公眾,慎防一種新型的假冒Telegram帳戶詐騙案。(網際網路)
從年初迄今,至少50人已受騙,損失金額至少1萬8000新元。
另外,幾個月前本地又開始出現多起錢騾售賣Singpass帳號信息。
據報道,Telegram上有人出價高達7000新元購買這些帳號,也有不法分子在至少10個群組內「打廣告」。
今年4月,國會上就為相關法案提出一讀,出售自己的Singpass密碼等驗證信息,或是完全沒過問陌生人的身份和所在地就交出這些資料,可因觸犯新法令而被控。

Telegram上有人出價高達7000新元購買Singpass帳號。(聯合早報示意圖)通訊應用如何淪為犯罪溫床?
Telegram上的罪案層出不窮,究竟為何它會如此深受不法之徒歡迎?
① 用戶人數暴增
近年來,Telegram的受歡迎程度持續上升。
市場研究公司Statista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1月,Telegram的每月活躍用戶總人數已超過7億,本地用戶在2022年下載Telegram的次數,則達到大約164萬。
受訪本地律師認為,Telegram上犯罪活動激增,在一定的程度上可能與應用使用量上漲有關。
② 群組人數限制寬鬆

Telegram頻道和公開群組可容納多達20萬名成員,相比之下,WhatsApp最多僅能容納1024人。(通訊及新聞部提供)
Telegram群組的人數限制,相信對犯罪者也具有莫大的吸引力。
該應用的頻道和公開群組可容納多達20萬名成員,通過應用的搜尋功能就能輕易找到其他用戶。
這意味著,相較其他的通訊平台,它能讓罪犯更容易觸及新目標。
相比之下,另一個主流通訊應用WhatsApp,群組最多僅能容納1024人。
也有專家表示,Telegram的入群門檻較低,讓它幾乎就能如同一個新聞網站經營,而應用也允許用戶傳輸大型文件。
據了解,這類文件的圖像影響解析度也更清晰,適合喜歡觀看高清內容的用戶。
③ 登記帳號無需提供手機號碼
申請Telegram帳號時,用戶不一定得提供個人電話號碼,這份匿名性(anonymity)也成為其賣點之一。
南洋理工大學副教授艾德森接受《海峽時報》訪問時說:
「在缺乏問責機制的情況下,匿名性在傳播錯誤信息的過程中發揮巨大作用。好比反疫苗群組中,人們可分享沒有任何證據支持的信息,如果每天收到大量(關於某種內容)的簡訊,長期來說,可能使這些信息對某些人越來越有說服力。」

申請Telegram帳號時,用戶無需強制提供個人電話號碼。(海峽時報)
④ 自動銷毀信息功能
有媒體點出,Telegram的自毀消息和遠程清除功能,方便用戶銷毀聊天中所有數據和資料。
換言之,即使執法部門查獲嫌犯的設備,也不定能掌握當中的信息。
然而,這並不代表罪犯使用Telegram就萬無一失,因為許多非法交易會在通訊平台以外的場所進行,例如毒品交易會有交貨過程、轉帳金額等,這些都會留下證據。
加強保護避免被加入不知名群組
如果手機上有Telegram應用,用戶其實也能加強自我保護,避免落入詐騙和其他罪案的圈套。
網絡安全局去年底發表的一份警示傳授了幾招,這裡跟大家分享幾個比較重要的步驟:
在應用上開啟「兩步驗證」(two-step verification)功能,並設置Telegram登錄碼;
啟用群組權限,避免被加入到有大量用戶的不知名群組;
設置不對外公開手機號碼的功能;
避免分享個人付款和運輸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