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色情販毒無孔不入 通訊應用Telegram越來越「烏煙瘴氣」? 新聞打包

2023年11月01日   •   5472次閱讀

新加坡媒體近日接連爆出,通訊應用Telegram上出現色情群組和頻道,散播猥褻照片和視頻。

《新明日報》報道,Telegram有個頻道共有8700多人訂閱,裡頭不定時上傳色情視頻,視頻中大多是年輕女子,甚至有穿校服的女生,也有多個男女在政府組屋胡搞的影片。

《海峽時報》則發現,Telegram冒出不少「會員專享」的群組,讓那些願意付費的用戶觀看性相關內容。

據悉,這些群組的管理員為了避免被發現,除了限制入群人數,也會以頻道的方式經營,內容包括本地女性被偷拍發生性行為、偷拍中學和大學女學生的裙底和洗澡視頻等。

《海峽時報》記者詢問其中一名管理員後探知,只要一次支付50新元,就可以加入以散播年輕女孩照片和視頻為主的頻道。

各類罪案的溫床

通過Telegram分享或兜售性相關內容為目的,在新加坡也時有所聞。

2019年首次被揭發的「SGNasiLemak」群組,就主要分享猥褻的女性照片和影片,會員人數一度多達4萬4000人。

該群組如今已不復存在,幾位幕後經營者在2021年面對經營法律制裁,其中一人被判坐牢和罰款。

律師指出,未經他人同意蓄意散播猥褻畫面屬觸法行為。不過,在新加坡依然有人知法犯法。

值得關注的是,除了色情內容,Telegram也經常成為嫌犯干案的工具,成為新聞焦點。

2019年至今,本地有超過500名毒品犯罪者因透過Telegram進行非法毒品活動被捕。(中央肅毒局提供)

上個月,五人因涉嫌藉由Telegram進行毒品交易被捕,其中包括三名青少年。

中央肅毒局受詢時告訴本地媒體,毒品犯罪者利用Telegram等封閉式通訊(closed communication)應用買賣受管制毒品的現象,相當普遍。

當局觀察,這種犯罪手法早在2019年已出現,從那時候開始就有超過500名毒品犯罪者,因透過Telegram進行非法毒品活動被捕。

今年8月,新加坡警方及網絡安全局在聯合文告中提醒公眾,慎防一種新型的假冒Telegram帳戶詐騙案。

騙子會使出各種伎倆,騙取受害者的手機號碼和Telegram登錄碼,進而通過用戶的Telegram應用聯繫受害者聯繫名單上的親友,對他們進行詐騙。

當局提醒公眾,慎防一種新型的假冒Telegram帳戶詐騙案。(網際網路)

從年初迄今,至少50人已受騙,損失金額至少1萬8000新元。

另外,幾個月前本地又開始出現多起錢騾售賣Singpass帳號信息。

據報道,Telegram上有人出價高達7000新元購買這些帳號,也有不法分子在至少10個群組內「打廣告」。

今年4月,國會上就為相關法案提出一讀,出售自己的Singpass密碼等驗證信息,或是完全沒過問陌生人的身份和所在地就交出這些資料,可因觸犯新法令而被控。

Telegram上有人出價高達7000新元購買Singpass帳號。(聯合早報示意圖)通訊應用如何淪為犯罪溫床?

Telegram上的罪案層出不窮,究竟為何它會如此深受不法之徒歡迎?

① 用戶人數暴增

近年來,Telegram的受歡迎程度持續上升。

市場研究公司Statista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1月,Telegram的每月活躍用戶總人數已超過7億,本地用戶在2022年下載Telegram的次數,則達到大約164萬。

受訪本地律師認為,Telegram上犯罪活動激增,在一定的程度上可能與應用使用量上漲有關。

② 群組人數限制寬鬆

Telegram頻道和公開群組可容納多達20萬名成員,相比之下,WhatsApp最多僅能容納1024人。(通訊及新聞部提供)

Telegram群組的人數限制,相信對犯罪者也具有莫大的吸引力。

該應用的頻道和公開群組可容納多達20萬名成員,通過應用的搜尋功能就能輕易找到其他用戶。

這意味著,相較其他的通訊平台,它能讓罪犯更容易觸及新目標。

相比之下,另一個主流通訊應用WhatsApp,群組最多僅能容納1024人。

也有專家表示,Telegram的入群門檻較低,讓它幾乎就能如同一個新聞網站經營,而應用也允許用戶傳輸大型文件。

據了解,這類文件的圖像影響解析度也更清晰,適合喜歡觀看高清內容的用戶。

③ 登記帳號無需提供手機號碼

申請Telegram帳號時,用戶不一定得提供個人電話號碼,這份匿名性(anonymity)也成為其賣點之一。

南洋理工大學副教授艾德森接受《海峽時報》訪問時說:

「在缺乏問責機制的情況下,匿名性在傳播錯誤信息的過程中發揮巨大作用。好比反疫苗群組中,人們可分享沒有任何證據支持的信息,如果每天收到大量(關於某種內容)的簡訊,長期來說,可能使這些信息對某些人越來越有說服力。」

申請Telegram帳號時,用戶無需強制提供個人電話號碼。(海峽時報)

④ 自動銷毀信息功能

有媒體點出,Telegram的自毀消息和遠程清除功能,方便用戶銷毀聊天中所有數據和資料。

換言之,即使執法部門查獲嫌犯的設備,也不定能掌握當中的信息。

然而,這並不代表罪犯使用Telegram就萬無一失,因為許多非法交易會在通訊平台以外的場所進行,例如毒品交易會有交貨過程、轉帳金額等,這些都會留下證據。

加強保護避免被加入不知名群組

如果手機上有Telegram應用,用戶其實也能加強自我保護,避免落入詐騙和其他罪案的圈套。

網絡安全局去年底發表的一份警示傳授了幾招,這裡跟大家分享幾個比較重要的步驟:

在應用上開啟「兩步驗證」(two-step verification)功能,並設置Telegram登錄碼;

啟用群組權限,避免被加入到有大量用戶的不知名群組;

設置不對外公開手機號碼的功能;

避免分享個人付款和運輸信息。

新加坡16歲「嫖娼」不違法?!揭秘本地色情行業真實收入
2025年05月01日   •   7萬次閱讀
新加坡12家銀行定存利率匯總!存這裡最划算!中國用戶能開這些銀行帳戶
2025年05月03日   •   6萬次閱讀
牛車水食肆紛爭升級!女店長與店員當街互毆,雙雙送醫一人被調查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GE2025】 「我們拿雞翅,但送你整隻雞!」 行動黨候選人言論引關注
2025年05月01日   •   5萬次閱讀
凌晨玩「寶可夢」捉精靈 老婦遇匪5手機被搶
2025年04月28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38歲女子在惹蘭勿剎一帶,遭兩名陌生男子襲擊綁起後搶劫
2025年04月29日   •   4萬次閱讀
【GE2025】新總理效應 行動黨大勝 黃循財首次領軍受肯定
2025年05月04日   •   4萬次閱讀
捲土重來! 「蹭飯女團」討錢 專挑阿叔下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新加坡知名馬拉松賽事驚現悲劇,一名45歲男子比賽中暈倒,搶救無效身亡
2025年04月28日   •   3萬次閱讀
好兇!女司機搶泊車位 搶贏了還囂張這麼做
2025年05月02日   •   3萬次閱讀
【GE2025】工人黨群眾大會人山人海 行動黨阿裕尼候選人:我們不怕
2025年04月28日   •   3萬次閱讀
三周後的生命重逢!里峇峇利路火災獲救孩童家長淚謝救命客工
2025年04月30日   •   3萬次閱讀
因澡堂偷拍醜聞!新加坡前外交官抗疫獎章被正式褫奪
2025年04月30日   •   2萬次閱讀
反對黨:婚外情!洗錢!貪污!買不起房!新加坡要淪為乞丐國度!
2025年05月02日   •   2萬次閱讀
月台喝水險挨罰 留學生:一口差點喝掉500新幣!
2025年04月30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大選,中國朋友問:工人黨支持者那麼多,為何打不過PAP?
2025年05月04日   •   2萬次閱讀
14 歲少年犯罪 「狂飆」!持槍搶劫、下藥盜竊、無證逆行,終入青年改造所
2025年04月30日   •   2萬次閱讀
東方比利返新投票 甩肉21公斤展新貌
2025年04月28日   •   2萬次閱讀
鄰居難忍異味報警 七旬輪椅叔被發現暴斃家中成腐屍
2025年05月02日   •   2萬次閱讀
老字號包子有蟑螂 食客投訴噁心
2025年05月02日   •   2萬次閱讀
疑上下扶梯碰撞 男子送餐員互毆
2025年04月28日   •   2萬次閱讀
【GE2025】滕沛源因美貌受不當關注 工人黨吁尊重女性
2025年05月02日   •   2萬次閱讀
【GE2025】李顯龍:外國人煽動種族宗教情緒 觸犯新加坡兩大禁忌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工人黨戰略「失准」? 辛苦耕耘的必爭之地直接拱手讓人
2025年04月28日   •   2萬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