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顯龍總理在與最親密的鄰國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的懸而未決的問題上掃清了障礙,並經歷了與中國最艱難的外交時刻。

圖源:ST
新加坡與中國最艱難的外交時刻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儘管中國大陸和台灣在新加坡舉行了兩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會晤,但它們陷入困境的關係導致了李顯龍作為總理期間最艱難的外交時刻。
新加坡和中國於1990年建立外交關係,但兩國關係可以追溯到1976年李光耀首次訪問中國和鄧小平於1978年互訪時。新加坡一貫奉行「一個中國」政策,新加坡與台灣也有著密切而長久的友誼。
2004年7月,在李顯龍接替吳作棟出任總理前一個月,李顯龍對台灣進行了一次私人和非正式訪問,以評估那裡的事態發展,海峽兩岸局勢是一個潛在的爆發點,那裡的衝突可能會對地區穩定和新加坡產生影響。
出於禮貌,新加坡在李顯龍啟程前向中國通報了此行,中國人要求取消它,新加坡對此進行了認真的考慮,但不能同意。中國政府對此行表示「強烈不滿」和「抗議」,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這將「損害核心利益和中新關係的政治基礎」。
李顯龍訪問後重申,新加坡一貫奉行「一個中國」政策,反對台灣獨立,新加坡甚至在與中國建交之前就採取了這一基本立場,「我的私人和非官方訪問不會改變或牴觸這一政策。」他說。
兩國關係一直緊張,直到同年11月,李顯龍在智利亞太經合組織會議期間會見了時任中國國家主席,他們把七月的訪問拋在腦後。

2017 年 – 新加坡武裝部隊的 Terrex 車輛在 PSA 巴西班讓碼頭,圖源:ST
十二年後,中國再次對新加坡與台灣的關係提出警告。2016年11月23日,在新加坡舉行的會議僅一年後,九輛新加坡武裝部隊Terrex步兵運輸車被香港海關扣留並扣押了兩個月。
這艘載有車輛的船隻在台灣舉行新加坡武裝部隊軍事演習後,在返回新加坡的途中在香港中途停留,海關官員表示,他們沒有為這些車輛頒發必要的許可證。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強調,中國政府始終堅決反對任何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的國家與台灣進行官方往來,包括軍事交流和合作。發言人要求新加坡政府嚴格遵守「一個中國」原則。
《環球時報》表達了中國人民的強烈不滿,其中一些人甚至希望新加坡的車輛「在鋼鐵廠的熔爐中消失」。儘管新加坡民眾對此感到不安,但新加坡政府保持了冷靜的態度。
Terrex裝甲車屬於新加坡政府所有,根據國際法,享有主權豁免權,即一國的財產不應被扣押或沒收。新加坡國防部長李家超致信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梁振英,要求立即釋放Terrex車輛,這一要求在2017年1月24日得到滿足,車輛在一周後返回新加坡。
同年9月,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對中國進行了正式訪問,並會見了國務院總理,雙方確認了兩國之間的緊密關係。分析人士指出,中國對新加坡採取的一些消極行動,根源在於其對新加坡的看法。
「新加坡與中國之間的關係是良好且全面的,但這種關係是不對稱的。」許教授說,他是新加坡與中國在1990年建交時的首席談判代表,「中國對世界的看法是有等級的,他們認為我們是一個小國,希望我們按照某種方式行事,他們之前很少見到像新加坡這樣的小國,一個經濟強國和思想領袖,與包括美國、日本、印度、歐盟在內的許多國家保持著密切聯繫。」
「中國偶爾會『提醒』我們,他們是大國,我們是小國,這種情況在2004年和2016、2017年發生過。」在新加坡,占總人口75%的華裔多數使這種關係更加複雜。
李顯龍總理已公開處理這一事件,他曾在2015年的拉惹勒南講座上表示:「儘管我們與中國關係良好,但顯而易見,我們是新加坡,他們是中國的,我們是兩個不同的國家。」

2015年——11月7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女士在新加坡植物園的角樓享用了四道菜的午餐,由李總理和夫人何晶女士主持,圖源:ST
"新加坡的華人與其他華人是有區別的,」李先生說。「在我們這個多元種族的社會中,這樣的區分對我們至關重要。
然而,這些與中國的小規模外交波折不應遮蔽李顯龍領導下新加坡與中國關係的廣泛性和實質性。
2023年4月,李總理在北京與主席會晤,將兩國關係正式提升為「面向未來的全方位高質量夥伴關係」,自2009年的《中新自貿協定》在2019年得到升級後,2023年雙方又達成了進一步的升級協議。
這為政府間的合作開闢了新的平台,繼1994年中新蘇州工業園區之後,2007年提出了中新天津生態城項目,2015年啟動的「中國-新加坡重慶互聯互通倡議」旨在提升中國西部與東南亞之間的互聯互通。
「我們的關係非常好,覆蓋面廣,涉及眾多領域,並且我們已經合作多年。」李顯龍在2023年3月接受中國CCTV-13採訪時表示,「我們之間存在著信任和相互理解。我們對某些問題可能有不同看法,但我們會相互協作,我們已經能夠實施許多實質性的合作項目。」
新加坡與印度尼西亞懸而未決的問題,掃清了障礙

2023年——3月16日,李顯龍總理歡迎印尼總統佐科·維多多出席在總統府舉行的新加坡-印尼領導人務虛會,圖源:ST
李顯龍作為新加坡總理的任期與幾位印尼總統的任期有所重疊,包括梅加瓦蒂·蘇加諾普特里(2001-2004年)、蘇西洛·班邦·尤多約諾(2004-2014年)以及自2014年起執政的佐科·維多多。
在2022年,李顯龍為他的繼任者消除了障礙,解決了一個與印尼長達數十年的敏感問題。
他與佐科·維多多(俗稱佐科威)共同見證了三項重要雙邊協議的簽署,這些協議涉及空域管理、防務合作和引渡,協議於2024年3月生效。
根據飛行情報區(FIR)協議,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亞同意調整新加坡和雅加達飛行情報區之間的邊界,主要考慮到印度尼西亞的群島和領土基線。自1946年以來,新加坡的空中交通管制員一直在管理包括廖內島和納土納群島在內的空域。根據新協議,這些空域現在歸雅加達飛行情報區管轄,但部分空域委託給新加坡管理,以提供空中導航服務,持續時間為25年。
這一新安排確保了前往樟宜機場和附近印尼機場的航班能夠繼續得到安全有效的管理。
《防務合作協定》(DCA)明確了新加坡武裝部隊在印尼水域和領空進行訓練的安排,同時尊重印尼的領土主權並維護新加坡的權利。該協定的有效期為25年。
最後一項是《引渡條約》,它涵蓋了包括腐敗、洗錢和賄賂在內的一系列罪行,並可追溯到18年前的犯罪行為。引渡條約是印尼長期追求的,但需要解決兩國法律制度間的差異。
「如果我們不處理這些問題,它們可能會惡化,最終可能演變成敵意。」 李顯龍指出,「這將對雙邊關係造成損害,對雙方都沒有益處,我非常高興現在能與佐科總統一起解決這些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