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南亞科技創業領域,2024年第一季度的融資情況呈現出了明顯的變化。據Tracxn的最新研究報告,今年第一季度,東南亞的科技初創公司共獲得了約8.16億美元的融資,與上一季度相比下降了40%,與去年同期相比也有13%的下降。

儘管整體融資額有所減少,但新加坡的初創科技企業仍然表現強勁,以6.04億美元的融資額位居榜首,其次是印度尼西亞雅加達和越南胡志明市的初創科技企業,分別籌集了8570萬美元和3320萬美元。
在融資階段方面,後期融資的減少對總融資額的影響尤為顯著,後期融資額從上一季度的8.75億美元驟降至1.75億美元,下降了80%。種子輪融資也有所減少,從上一季度的1.8億美元降至1.15億美元,下降了36%。
然而,早期融資卻逆勢上漲,從上一季度的3.3億美元增至5.26億美元,增長了60.86%。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第一季度東南亞沒有出現超過1億美元的大型交易。在新加坡,只有三家公司成功籌集了超過5000萬美元的資金,分別是信用卡發行商新·數信卡中心(籌集了7500萬美元)、Capillary Technologies(籌集了9500萬美元)和汽車平台Motorist(籌集了6000萬美元)。

儘管融資總額呈現下降趨勢,但融資輪次卻有所增加。今年第一季度共有134個融資輪次,環比增長了38%,同比增長了26%。在這一季度,只有兩家公司成功上市,分別是私召車服務提供商Ryde和Topindoku。
在各個領域中,金融科技、企業應用和零售領域吸引了最多的融資,分別籌集了3.14億美元、2.48億美元和1.77億美元。
◎ 在投資者活躍度方面,East Ventures、500 Global和Wavemaker Partners是東南亞最活躍的風險投資公司。
◎ 在種子輪融資中,Antler和HashKey Capital是最活躍的投資者,而在早期投資中,大華銀行(UOB)和Peak XV Partners則表現突出。

報告指出,儘管全球投資市場依然充滿不確定性,東南亞地區仍然充滿希望。與其他許多國家相比,東南亞的經濟增長率較高。如果該地區的初創企業能夠準確識別市場機會,並提出可持續和可擴展的解決方案,東南亞的科技採納率有望加速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