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第一季裁員人數增至3230人,哪些是高危群體

2019年06月14日   •   8萬次閱讀

第一季度被裁員工以製造業員工居多。(網際網路)

糕,又見裁員,而且有幾千人被裁。

(紅螞蟻掃到今天各大媒體的標題時,心裡打了個突:自己所屬的行業不會「中獎」吧?)

人力部今天發表《2019年第一季度勞動市場報告》時公布,今年1月至3月,本地被裁的人數比上季度增加了720人(28%),與去年同比增加了910人(39%),呈上升趨勢。

實際被裁人數如下

2019年一季度:3230人

2018年四季度:2510人

2018年一季度:2320人

製造業首當其衝 電子業躺著中槍

被裁的員工都來自哪些行業的呢?以製造業員工居多。

製造業。(海峽時報)

2018年第四季度有380名製造業員工被裁,今年第一季度被裁的製造業員工多出兩倍,達1040人。這也直接影響到製造業生產總量,以及上下游的電子相關產業的員工。

電子業。(聯合早報)

人力部的報告顯示,今年一季度被裁的3230人當中,有18%(約581人)是電子業員工。緊跟其後的是服務產業如批發貿易業的員工(占16%,約516人)和運輸與儲藏業員工(占10%,約323人)。

雖然如此,今年首季的裁員數字依然比2015年到2017年各個季度的裁員數據來得低。不要問紅螞蟻被裁的人都屬於哪個年齡層,因為報告中沒有註明。

《第一季度勞動市場報告》中每個行業的就業增長。(人力部)

被裁退的大部分都是PMETs

別以為被裁的肯定都是一些底層或不熟練的員工,其實被裁的以專業人士、經理、執行人員與技師(PMETs)占絕大多數,達69%。人力部指出,這是因為本地勞動隊伍當中,PMETs占了很高的比例,因此被裁的幾率也更高。

《聯合早報》補充說,被裁退的3230人當中,有將近一半是大學畢業生。一紙文憑也未必能保得住飯碗。

電子業。(海峽時報)

慶幸的是,有更多被裁退的居民在6個月內就能重新找到工作投入勞動隊伍。這個數據連續兩個季度都在增長,達66%。

按季度調整的長期失業率也有所下調,從2018年12月的0.8%下降至今年3月的0.7%。長期失業率指的是連續失業至少25個星期,即失業超過半年的人數。

本地公民失業率上升 30歲以下年輕人堅持「寧缺毋濫」

然而,就新加坡公民而言,失業人數卻稍有增加,從2018年12月的3.1%微增0.1個百分點至及今年3月的3.2%。

值得一提的是,30歲以下的長期失業人數也增加了,從去年12月的0.5%增至今年3月的0.9%。這個人數曾在2017年12月之後呈下降趨勢。

人力部在報告中指出,30歲以下辭去工作的員工,有越來越多是因為對之前的工作感到不滿意而選擇離職。這群人也更願意投入更多時間來慢慢找到與自己最配對的理想職業崗位。

人力資源專家陳勇銘受訪時告訴《聯合早報》,現今社會富裕,年輕人無需像從前那樣背負養家的經濟壓力,因此不急著就業。「東家不打打西家」似乎已成為常態。

看來,本地「代溝」的新定義很可能已經變成:你工作是為了掙錢,我一定要找到理想職業後才工作。

最常見被裁原因:公司重組

人力部在報告中也透露:

「多數企業在裁退員工時,給出的主要原因都是架構重組和公司重組。但與上個季度同比,裁退人員的增加主要是因為成本上漲,加上產業衰退所致。」

雖然人力部沒有具體說明是什麼宏觀因素導致製造業和電子業衰退,有網民猜測,很可能跟中美貿易戰息息相關。

製造業。(聯合早報)

馬銀行金英證券經濟師蔡學敏受訪時告訴《海峽時報》,隨著中美貿易戰的升溫,他預計企業和公司應該會在接下來幾個月在招聘方面更為謹慎。美國今年5月對中國出口的總值2000億美元(約2740億新元)的貨物關稅提高了超過一倍,因此製造業肯定首當其衝,受到較大衝擊的將是製造業的下游供應鏈產業。

「估計製造業下半年招聘的人數應該會持續緊縮,導致本地就業人口總數增長放緩。」

就業總人數增加

有些蟻粉現在一定在想,裁員人數增加,那應該會有許多職位空出來了吧?

恰恰相反。

人力部的報告顯示,職位空缺兩年來首次減少。換句話說,就業總人數增加了。勞工需求在連續七個季度增加後首次放緩。

新加坡CBD人群。(海峽時報)

是不是有點矛盾?其實很好理解:被裁的人雖多,找到工作的人卻遠遠更多,這些人從哪裡來,聰明的蟻粉應該能猜得到。

3月份經過季度調整後的職位空缺共計5萬7100個,比去年12月份的6萬2300個來得少。

成功受聘的人大部分在服務行業內找到工作。員工人數增幅最大的本地服務業包括:社區、社會及個人服務;專業服務;行政與支援服務;金融服務;運輸與儲藏服務,以及資訊與通訊服務。

酒店服務業。(聯合早報)

人力部數據顯示,在服務業就業增長的利好因素帶動下,第一季度不包括女傭的就業總人數增長了1萬零700人,與去年同比的400人增幅有顯著增加。

外籍女傭人數在第一季度則增加了2700人左右,總數達25萬6500人,是相當可觀的一支勞動隊伍。

本地的建築業過去三年來,也首次出現就業增長現象,顯示了公共及私人建築項目皆有所增加。

人力部總結說:

「隨著職位空缺兩年來首次減少,本季度的裁員人數增加,本地勞動市場的緊縮程度或將緩和。」

紅螞蟻雖然有點小慶幸,搖筆桿爬格子的行業暫時不受裁員衝擊波的影響,但上述數據還是頗讓人感到心情沉重的。真心希望被裁的員工能儘早找到工作,生計不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