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7、8兩個月經常會受到颱風的一點影響。從2007年開始,幾乎每個暑假我都是在新加坡度過。



在新加坡,好像印象里從來都沒有刮過颱風呢,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偶然一次閱讀了著名作家葉永烈幾年前曾寫過的一篇文章,給出了答案,與大家分享——



新加坡為什麼沒有颱風?
當莫拉克颱風肆虐台灣和大陸的時刻,新加坡卻安然無恙。我去新加坡的時候,當地朋友告訴我:新加坡從來沒有颱風!
上中學的時候,就從地理課中得知神奇的赤道:赤道是地球的腰帶。赤道把地球分成了南北兩個相等的半球。赤道是南北緯線的起點,赤道的緯度為0°,也是地球上最長的緯線。每年3月31日和 9月23日,太陽從赤道線上經過,直射赤道,全球晝夜相等。赤道驕陽似火,那裡屬於熱帶。隨著緯度的增加,太陽輻射減弱,氣溫逐漸降低。
我來到新加坡,終於走出地理課本,親身感受赤道驕陽,天天生活在熱帶氣候之中。新加坡位於赤道以北大約137公里處,介於北緯1度9分與1度29分之間。熱帶氣候的特點是十二個字:「終年炎熱,雨量充足,空氣潮濕。」新加坡日平均氣溫是攝氏26.7度,日平均相對濕度是84.3%。原以為新加坡一定每年遭受颱風的侵襲,到了新加坡,方知赤道無颱風!
原來,形成颱風固然需要溫度高於26℃的溫暖的海洋,這一點赤道的海洋完全夠格,但是形成颱風還必須要有足夠大的地球自轉產生的偏向力,那暖氣團才能轉起來。地球自轉的偏向力是催生氣旋性渦旋——颱風的不可或缺的條件,而地轉偏向力在赤道附近接近於零,所以赤道無颱風,新加坡無颱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