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出行代步工具囧事一籮筐,在驗車和取締的邊緣跳舞...
在新加坡出行真不是一個省心的事兒...
畢竟地方太小...
代步工具太多就成了麻煩,安全畢竟是首位...
看著日益增長的交通事故率,新加坡政府肯定是坐不住了...
先拿電動踏板車開刀...說白了還是拿大多數窮人開刷...

(圖:來源自網絡)
明年4月起 電動踏板車每兩年須送檢一次...
今年7月,新加坡強制要求所有電動踏板車須註冊,才能公開使用後,陸交局已扣押161輛不符合條規的個人代步工具,當中包括一些非法改裝的器材。
從明年4月1日起,所有新的電動踏板車都必須通過UL2272標準認證檢查,並確保它們的重量不超過20公斤、寬度不超過70公分和車速不超過25公里,才能夠註冊使用。
另外,所有註冊的電動踏板車每兩年也須送檢一次,確保器材符合規格。
所有在2020年4月前已註冊、並申報符合UL2272標準的電動踏板車也須把器材送檢,車主無須付費。車主將接到陸交局發出的通知,讓他們把器材送往分布在全島的九個電動踏板車檢測中心進行檢查。

(圖:來源自網絡)
所有的前提都是出於安全考慮...
畢竟電動踏板車開成哈林存在太多的安全隱患...
而為進一步解決不符合標準個人代步工具的問題,還將研究限制進口不符合標準的個人代步工具等;而對非法改裝個人代步工具和其他違例行為也將會受到懲處。
...
但這不算完...
因為新加坡還在考慮全面禁用個人代步工具...

(圖:來源自網絡)
據最新消息,新加坡一位大官兒說——
在理想的情況下,應清楚劃分不同的交通模式——行人在人行道上,活躍通勤工具在個人代步工具和腳踏車的專用道上,車輛在馬路上。不過,礙於基礎設施的限制,作為第二最實際的方案,局允許行人和腳踏車使用人行道。
陸交局正同議員合作,掌握可以儘快採取措施,如擴建人行道或安裝限速條等,改善事故熱點區的安全。
新加坡也會加快建造個人代步工具和腳踏車專用道。
還有一句關鍵的話——
「要全面落實這些基礎設施的改善需要時間,甚至可耗時幾年。期間,我們要決定在個人代步工具和腳踏車專用道之外,哪裡該允許個人代步工具。是人行道、馬路還是在整個鎮準備好以前,都禁用他們?」
「如果他們(個人代步工具使用者)的態度沒有改善,我們可能沒有辦法,只好在新加坡禁用個人代步工具。這會是個遺憾。」
也就是說,使用代步工具的哥們兒們,要是不聽話,以後就沒有上路機會了...

(圖:來源自網絡)
但是...汽車好像也算代步工具吧!要不要一塊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