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財經《天下財經》 新加坡素有「花園城市」的稱號,不過,這裡的生物多樣性也面臨挑戰。為了對抗氣候變化和自然災害的威脅,新加坡政府買了一份特別的「保險」。那麼,這份保險是什麼呢?

這裡是新加坡的首個種子庫,顧名思義,就是用以儲存植物種子的地方,也被稱作種子銀行。按照規劃,這裡最多可以儲存2萬5千種植物的種子,相當於東南亞植物品種數量的一半。

新加坡植物園種子庫處長翁偉峰:現在我們正在清理的是一種新加坡特色植物的種子,它叫野牡丹。這種植物的果肉非常飽滿,種子上面還覆蓋著一些黑色的果瓤,所以我們要把種子從果肉中清理出來,這樣的話,接下來我們再把種子拿去乾燥處理和儲存時,這些果肉和果瓤就不會影響儲存。

CNBC記者葉文多:我現在手上拿著的是一張價值為5新加坡幣的紙幣,大家可以看到,在它背面印有一棵樹,它叫香灰莉木,這是新加坡非常重要的自然遺產,也有新加坡非官方「國樹」的說法,早在新加坡開埠之前就已經生長在這裡,而現在,這顆樹的原型就生長在新加坡植物園。年事漸高的它也讓人們擔心它什麼時候可能壽終正寢呢,現在,不用擔心,這顆樹上的種子已經被種子銀行保存下來。

保存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在必要的時候可以重新培育。在新加坡種子庫的萌發實驗室,研究人員將通過對比試驗,觀察種子的萌發和生長過程,希望更好地了解他們在不同環境下的生存力,並提高瀕危物種的繁殖率。

新加坡植物園種子庫處長翁偉峰:在新加坡,我們大約有2154種本地物種,其中,大約85%被認為是「脆弱」,「瀕危」或「極度瀕危」,有些還被列為新加坡本地瀕臨滅絕的物種,另外,在新加坡還有1800多種物種被認為是受到威脅。

新加坡種子庫面向公眾開放,為的正是希望通過加深訪客對種子保存的了解,讓他們更支持和保護生物多樣性。

德國遊客:我們認為這是一種非常酷的方法,因為它可以存儲很多種子,面對氣候變化,用來新加坡的動植物,不只是新加坡,這也可以用以保護世界其它地區的更多物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