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蔓延衝擊全球市場,一個現象正引起市場人士的關注--疫情迄今在氣溫較高的東南亞地區流行,遠不及相對寒冷的東北亞地區嚴重。這意味著氣溫或許應成為投資者關注的指標。
觀察世界氣溫地區和疫情分布可以發現,目前疫情蔓延較快的是地處東北亞的日本、韓國,而人口稠密同時也是中國遊客的首要目的地之一的東南亞熱帶國家,確診病例數量並不多。這也令人更期盼夏天的到來--畢竟17年前的SARS病毒就是在夏天悄然退場。


「我認為氣溫和疫情是有關係的,從過去的經驗看,天氣熱可能會讓病毒毒性減弱,」華僑銀行駐新加坡經濟學家謝棟銘在採訪中指出,從2月初以來他一直在發布每日疫情的追蹤報告。
公開數據顯示,新加坡很早就出現了確診病例,但並沒有像日韓那樣爆發,而且已經治癒了三分之二;泰國、越南、菲律賓等國的確診病例也都不超過兩位數。
謝棟銘預計,進入夏季,北半球的疫情能夠控制住,東南亞貨幣有望首先反彈。「這兩天東南亞貨幣已經開始穩定了,另外美元走弱和人民幣穩定也會對東南亞的貨幣有支撐。」
在全球進入避險模式之下,本周初暴跌的泰銖、韓元、新幣等亞幣於後半周企穩反彈,美元疲弱是這些貨幣回升的一個原因。而在AxiTrader亞太首席策略師Stephen Innes看來,市場現在預期中國和亞洲的經濟將率先復甦,也將把美國的資產轉換成亞洲資產,這將對亞幣形成支撐;不過需要警惕疫情二次爆發的風險。
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今日發布報告指出,從戰術角度保持看好新興市場股票,未來6-12個月中國、巴西、印度的股票有望跑贏大市;此外,以美元計價的新興市場主權及企業債券今年仍可以提供不錯的利差。
來源: 新浪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