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業率下降
上一季季度,本地的就業市場有所改善,初步數據顯示,失業率持續下滑,裁員人數六個季度來首次下跌。
與之相對的,有更多居民找到工作。
人力部公布的《2020年第四季勞動力市場預估報告》顯示,本地的整體失業率連續兩個月下滑,上個月達到百分之3.2,比11月減少0.1個百分點,也比第三季下滑0.4個百分點。

其中,公民失業率下滑0.2個百分點到4.5%,居民失業率也下滑0.2個百分點到4.4%。
但是從總體上來說,去年全年的失業率則高於前年,整體平均失業率也從2.3%,上升到3%。
裁員人數年比增一倍
上一季有6100人被裁退,比前一季減少3020人,也是連續五個季度上升後,首次下跌。

去年全年的裁員人數主要來自三大領域:藝術、娛樂與休閒、批發貿易、航空交通運輸服務。
其中航空業收到的衝擊最大。
非居民就業人數顯著減少
本地居民就業人數連續兩個季度增長,在上一季增加2萬8900人,扭轉去年上半年的跌勢。不過,非居民就業人數繼續下跌,導致總就業人數減少1萬3500人。
以個別領域來看,製造與建築業上一季的就業人數進一步減少,主要是非居民工作準證持有者減少的緣故。另一方面,服務業的就業人數有所增加,公共行政與教育領域是主要推動引擎。
年末佳節期間商家聘請額外人手,也促使餐飲服務及零售貿易的就業人數上升。
縱觀去年的表現,本地居民就業人數增加9300人,非居民則是大幅減少18萬1500人,或大約16%,使得整體就業總人數減少了17萬2200個。

儘管裁員人數扭轉了先前五個季度的增勢,在去年第四季有所回落,但人力部長楊莉明認為,今年還是會看到裁員現象。
這是因為不同行業的復甦步伐各有不同,而且部分行業也會出現結構性變化。
至於非居民就業人數大幅下跌對我國經濟的衝擊,部長回應指出,由於本地還有一些建築工程,建築業仍需擴大外籍勞工隊伍,但前提是確保邊境管控措施到位,同時控制境外輸入型病例,所以後續的就業率還不明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