潔癖!完美主義!
如果國家也有性格
這些處女座常見標籤
據說放在新加坡身上毫無違和感
新加坡還有更令人矚目的2大標籤
花園城市、國際都市
那這些標籤到底有多真實呢?

百聞不如一見,最近咱科廷新加坡北區市場經理小雪老師來新加坡一游,感受頗多,把自己的獅城印象一一記錄了下來。且看她詳解的這6大特質,是否是你印象中的獅城呢?

小姐姐分享分割線
乾淨
我來到新加坡,第一印象是乾淨。無論是自然環境還是街道上都特別整潔清新。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簡直美的不像話。曾經有朋友開玩笑地說,在自己家待習慣了,覺得自己不配在新加坡……

宜居
第二個印象是,環境宜居。從飛機上或者開車繞城市走一段距離,會發現大部分是不太高的高樓,猛一看不像一個國際化大都市,高樓大廈主要集中在濱海灣的商業區。

隨處的樹木花叢和草坪把生活環境美化的非常愜意,因為政府除了規劃城區以外,還鼓勵人民在各自居住的小區種植自己喜歡的花花草草,各類小鳥獨自或成群地在草坪中嬉戲覓食。

居民區或者商業休閒區,經常會碰到跑步健身的朋友,即便在全球四大金融中心(印象中應該是生活節奏快),走出辦公樓就是慢節奏的生活。花園城市+海邊城市,足以讓勞累的工作日瞬間放鬆下來。
愛護自然
從新加坡的歷史與今天可見,這裡之所以宜居,得益於愛護自然。這一點尤其在著名的新加坡植物園和濱海灣花園可見。

建國初期的新加坡是個雜草叢生、多沼澤地、居住環境惡劣的島國,現在的新加坡能有這麼好的成績可以歸功於開國元首李光耀先生。他還親自為新加坡選擇適合的樹種-雨樹,這個含羞草科植物在早晨的時候樹葉會張開,為人們遮擋陽光和雨露,傍晚時間樹葉閉合下垂。國家還為該樹種建立了電子檔案,有專業的樹木醫生養護。

另外,新加坡動物園很集中直觀地展現了國家對動物的愛護。兇猛的野獸不會被關在籠子裡,而是一條小河把我們和動物隔開,既安全又能保障動物原有的生活環境。

政府起帶頭作用,也鼓勵了民眾愛護綠植和動物。因此,新加坡綠化覆蓋率高達50%,隨處可見舒適的生活環境。
規劃有序
新加坡僅用幾十年的時間便發展為世界公認的最宜居城市之一,更是因為城市規劃合理,生活有秩序。由於國土面積小,政府的用地規劃很有前瞻性。建國初期的規劃就考慮到20年甚至50年之後國土面積的空間使用。

所以無論經濟如何高速發展、新融入多少居民,我們今天看到的城市街道依然變化不大,也不太有堵車的現象,道路中間的隔離帶多數是用綠化帶,其中不少是為以後建高架橋預留做準備。新加坡政府工作的超前性值得很多國家借鑑。
文化多元
在文化交流方面,新加坡是全球少有的多民族和多元文化共存,卻還能如此和諧相處的一個國家。華人、馬來人、印度人、歐美人共同生活在這裡,可以認識到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習慣和語言。

對於來這裡讀書的學生,既能感受到西方國家的自由,也能保持在東方國家一貫的生活,這對於提高跨文化交流的適應力有很大幫助。
中英切換自如
還有很多同學擔心的語言問題。雖說新加坡民族多元,但這是唯一一個以華人為主,但是官方語言是英文的國家。所以不用擔心在這裡讀書語言環境不夠。

教學語言當然是英文,當地人也還是習慣用英文交流,只是當有華人遊客英語交流不暢時,當地華人也會用中文和我們交流。所以日常生活很好適應,年齡小第一次離開家門的學生完全不用擔心啦~~
我是貼心如我,無所不知的魚尾小獅妹!做讓你放心的新加坡留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