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業苦撐半年的夜生活場所短期內仍不准重開,受訪業者感嘆租金難應付,轉型之路也面對經驗和設備不足等挑戰,盼政府提供更具針對性援助。
抗疫跨部門工作小組前天在記者會上指出,由於酒吧、夜總會和卡拉OK廳等夜生活場所存在較高的病毒傳播風險,因此,我國進入解封第三階段初期,這些場所預計還是不能重開。
對於重開之日遙遙無期,受訪業者坦言大失所望。新加坡娛樂聯盟主席吳家寶指出,從3月底至今停業已有七個月,聯盟下的約150家卡拉OK會員內,預計已有60家結束營業。
合夥經營兩家卡拉OK的吳家寶說,隨著政府早前提供的租金援助在7月份告一段落,業者已在苦苦支撐。一些同行嘗試另謀出路轉型,但得另外申請執照,而且大多只有能力轉為售賣酒水和簡單小吃。
吳家寶說,姑且不論難以割捨辛辛苦苦建立的生意,卡拉OK也不像酒吧那樣比較容易轉型成餐飲場所,除了空間限制,業者也不具有經營餐館的經驗和設備。
「如今餐飲業同樣受衝擊,如果轉型從事餐飲,結果生意還是做不起來,到時候怎麼辦?」
政府正考慮允許部分場所試開,以探討如何讓該行業安全恢復營業。獲准試開的場所必須採取更嚴格的措施,例如讓顧客入場前接受冠病檢測。政府也將推出一系列援助措施,協助業者和業主轉向新市場和新業務,詳情日後公布。

由於酒吧、夜總會和卡拉OK廳等夜生活場所存在較高的病毒傳播風險,因此,我國進入解封第三階段初期,這些場所預計還是不能重開。(檔案照片)
業者擔心暫轉做餐廳生意 之後無法取回夜店執照
新加坡夜生活娛樂總商會會長王漢平估計,本地有三分之二的酒吧和酒廊等業者已找到新出路,有的轉型成餐飲場所,也有的轉做健身房,但許多夜總會和卡拉OK仍無法開業。
百靈商業中心一家夜店的嚴姓老闆(51歲)申訴,公司早在四個月前就打算申請執照轉做餐廳生意,但擔心之後無法拿回夜店經營執照而進退兩難。「我們一直希望得到批准暫時改做餐廳生意,但沒有獲得當局許可。」
他指出,如今夜店收入歸零,租金和員工薪金還得照付,實在令人吃不消,希望政府下來宣布的援助措施會更多考慮到這兩方面。
在荷蘭村已有27年歷史的酒吧Wala Wala以往每晚都有現場樂隊伴奏,如今二樓的現場表演仍須暫時停止,但一樓餐廳已恢復營業。酒吧創辦人楊為道(50歲)說,自從6月恢復堂食以來,生意逐漸恢復五成左右,目前只期待有關條例進一步放寬。
記者:黃貝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