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這個島嶼上,放眼皆是新與舊的和諧共存:英國殖民時期的標誌性建築與巧奪天工的摩登樓宇並肩而立。迥異的建築風格互相融合,形成了新加坡極具辨識感和獨特性的城市景觀。
1
讚美廣場

這座迷人的建築位於維多利亞街,可追溯到19世紀。它曾經是一座天主教修道院學校,帶有孤兒院和哥德式教堂。
如今,在它寧靜的庭院和帶屋頂的意式步道旁,演出場所林立,亞洲各國藝術品商店和各色餐館酒吧彙集。派對、音樂劇、戲劇經常在此演出,此地也是情侶們拍婚紗照的佳選之所。讚美廣場是遊玩、就餐和體驗的好所在,店鋪酒吧多在凌晨後幾小時才打烊。
2
雙螺旋橋

壯觀的雙螺旋橋位於濱海灣,連接濱海中心和濱海南區,可以說是現代建築的典範之作。
橋身全長280米,它是新加坡最長的人行天橋,也是世界上第一座彎曲的橋樑。橋身的雙螺旋結構模仿DNA結構建造,,象徵著生命與延續、更新與成長。與其說是建築,倒更像是一件藝術品。當夜幕降臨,在五彩繽紛的燈光照射下,更凸顯了其藝術美感。
雙螺旋橋的設計也巧妙結合了多方面實用考慮:它可同時承受16000人的重量,維護率低,美觀耐久。精巧的螺旋結構為路過的行人遮陰蔽陽,瞭望台空間寬敞,方便觀景。雙螺旋橋全天24小時免費開放。
3
維多利亞劇院和音樂廳

維多利亞劇院和音樂廳是新加坡最古老的建築之一,始建於1862年,是極佳的表演藝術場地。
標誌性的鐘樓,矗立著莊嚴科林斯柱的立面,足以讓它成為城中知名地標。該建築位於新加坡河岸,毗鄰現代新加坡創立者史丹福·萊福士爵士當年登陸新加坡的地點。
經過全面翻修,維多利亞劇院與音樂廳於2014年重新開放,以1905年時的新古典主義風貌重新示人,內部則配以高新現代設施。
它由劇院及音樂廳兩座建築組成,其中,劇院在1855年至1862年期間是新加坡的市政廳;音樂廳建於1902年至1905年間,曾做為維多利亞女王的獻禮,現在是著名的新加坡交響樂團的駐地。音樂廳以古典風格建成,裡面陳列一台由2000多根音管構成的克萊斯管風琴,十分引人注目。
4
國家美術館

新加坡國家美術館是近幾年才落成的美術館,這裡公開陳列現代藝術作品的數量堪稱新加坡乃至東南亞之最。
美術館位於市民區(Civic District)中心地段的一處古老建築內。這座古老建築可追溯到二十世紀初,新古典主義風格濃郁,曾是最高法院和市政廳的所在地。
5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始建於1887年,位於新加坡一處主要的標誌性建築內。
這座古老的新古典主義風格建築新增了玻璃、金屬等現代元素(其中包括11米高的玻璃走廊和玻璃圓形大廳),是新加坡現代與傳統相互融合的縮影。人們可以從這裡了解這座迷人城邦從14世紀直至今天的歷史變遷。
博物館一反常見的枯燥陳列方式,而是採用了各種沉浸式體驗,引領觀眾超越時空,親身體驗古代馬來王朝乃至戰時被占領情景。
6
聖安德烈大教堂

聖安德烈教堂是新加坡最大的教堂,也是最古老的英國聖公會禮拜堂。其按照十三世紀的英國教堂設計,散發著早期英國哥德式風格,帶有教堂正廳和南北走向的走廊。
去到遊客中心看上一段介紹教堂歷史的視頻,欣賞下關於教堂過往的視頻及工藝品,也是非常愜意的。
這個春節去新加坡
別忘了去這些地標建築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