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加坡與歐盟簽署集群合作行政安排協議。該協議將制定一個框架,以促進行新加坡與歐盟企業集群的合作和業務活動,包括定期交流和企業匹配活動,加強聯繫和發展策略夥伴關係等。
據悉,此協議是在歐盟-新加坡自貿協定簽署一周年的慶祝活動上簽訂,新加坡主管貿易關係的通訊及新聞部長易華仁表示,歐盟-新加坡自由貿易協定有助緩解冠病疫情的衝擊,今年的雙邊貿易因此保持穩定。易華仁也表示新歐還能在更多方面合作,尤其是數碼經濟方面。

易華仁表示:「歐盟-新加坡自由貿易協定能給予公司確定性,尤其是較小的企業,有助他們走出目前全球經濟低迷的情況。」
歐盟—新加坡自由貿易協定(EUSFTA)有助於減輕冠病所帶來影響,使新加坡和歐盟在疫情衝擊下,過去一年的雙邊貿易依然保持穩定。
新加坡數碼經濟的發展
據悉近年來新加坡數碼經濟發展迅速,預計在2023年新加坡數碼經濟規模將增加四倍以上,在亞太區主要市場中的增速最快。
根據美國數據中心服務公司Equinix發表的年度市場研究報告《全球互連指數》(Global Interconnection Index, GXI),新加坡互聯寬頻網絡數據傳輸能力預計從2019年的每秒181萬億位元(181 tbps),在2023年增至每秒940萬億位元,年均復合增長率(CAGR)為51%,增速超越了雪梨(50%)、東京和上海(48%),以及香港(42%)等亞太區主要城市。

報告指出,新加坡數碼經濟規模迅速增長主要是由數碼轉型所推動,尤其是新加坡企業擴展數碼基礎設施的需求提高,更多企業試圖消除它們的數碼鴻溝。報告說:
「新冠疫情為新加坡企業下來三年的數碼基礎設施規劃帶來顯著影響。由於新家坡企業對消除數碼鴻溝需求急增,帶動數碼傳輸能力提高,促使電信、雲端與資訊科技(IT)服務、內容與數碼媒體及技術供應商等行業的互聯寬頻數碼傳輸能力在2023年增加四倍以上。」
報告也說,許多數據中心的大部分需求,將用於支援正在致力進行數碼轉型的企業,為它們在疫情後的復甦工作做好準備。
總體而言,到了2023年,亞太地區的全球互聯寬頻預計將以47%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增長。
Equinix市場推广部高級副總裁麥連(Claire Macland)說:
「數碼領域領袖必須馬上制定並執行適當的數碼轉型計劃,為疫情後的復甦做好準備。我們相信,穩固的基礎設施有助企業聯結合適的地點、合作夥伴和商機,為企業發展帶來長遠的業務優勢。」
新加坡數碼經濟的作用
據新加坡媒體報道,預計到2024年,新加坡中小企業數碼化可以為新加坡經濟增加320億新元至330億新元的收入,並為新冠疫情之後的經濟復甦作出貢獻。
一項由思科(Cisco)委託國際數據公司(IDC)執行的研究顯示,新加坡的中小企業是亞太區數碼成熟度最高的。

據了解,新加坡中小企業雇用了新加坡65%的勞動力,貢獻新加坡經濟產出將近50%,因此中小企業在新加坡後疫情時代經的濟復甦以及增長都扮演了關鍵角色。
根據研究發現,51%受訪的新加坡中小企業希望藉由數碼轉型,推出新產品和服務,拉開與競爭者的距離並取得增長;62%則意識到競爭態勢正在改變,他們必須跟上。另有41%的中小企業順應客戶需求,決定推動轉型。
歐洲的數碼經濟
近年來,歐盟推出多項法案,加快數碼化轉型進程。2015年5月,歐盟委員會公布了「數碼化單一市場」戰略的詳細規劃。今年2月以來,歐委會公布了一系列數碼化轉型規劃,包括指導歐洲如何適應數字時代的總體規劃以及《歐洲數據戰略》《人工智慧白皮書》《歐洲新工業戰略》等。
歐盟希望在2025年前,將歐盟所有家庭網速至少提升至每秒100兆比特,並保證企業、學校、醫院及其他公共機構的網速更快;實現歐盟居民網絡基礎知識普及率從目前的57%提升至70%;至少培養50萬名信息技術領域專家等。

過去3年里,歐盟用於人工智慧研究和創新的資金達15億歐元。歐盟在《人工智慧白皮書》中提出,未來10年,每年將投入200億歐元用於人工智慧技術研發和應用。
「數字歐洲」協會發布的調查顯示,90%受訪企業支持將大規模數碼化轉型作為促進經濟復甦的主要刺激措施。《金融時報》援引一位歐盟官員的話說,新冠肺炎疫情使人們認識到及時獲取高質量數據的重要性。比如,在加速研發疫苗時,人們才意識到需要依靠更廣泛的資料庫,歐盟應重新調整優先事項和不同機構的工作方式,以適應急劇變化的形勢。
歐洲理事會的一分內部文件顯示,歐盟應「徹底分析從新冠肺炎疫情中獲取的相關經驗」,制定出未來數碼領域的政策措施,尤其是在數碼教育、電子政務、數據共享等領域。有分析稱,歐盟在疫情過後將重新定義並擴大其數碼主權,建立一個基於規則和標準的數字空間。占據行業主導地位的數碼企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