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開新馬分家的歷史迷霧(七):終局談判即將開始

2021年03月15日   •   2萬次閱讀

前情提要:

1963年9月16日,新加坡、沙巴、沙撈越正式與馬來亞聯邦合併。

在這個歡樂日子裡,昂揚向上的新聯邦決定將新加入各州中最重要的新加坡(Singapore)取出首字母si,加入原國名Malaya中,成為新聯邦的國名,Malaysia。

誰曾想,這個外表輝煌燦爛的新聯邦,還不到兩年,就已經接近分崩離析。馬來裔和華裔、巫統與人民行動黨都已筋疲力盡、心生退意。

在各自領袖的默許下,雙方秘密開始了分家談判。

李光耀希望能將新加坡保留在聯邦內,而吳慶瑞自作主張決定與拉薩直接推動徹底分家。毫無政治野心的法律部長艾迪巴克撰寫了新馬分家協議,卻被拖入政治漩渦的中心。

談判已接近尾聲,1965年的8月9日將註定成為東南亞地緣政治的審判日。

無論是新生的國家、強大的政黨、遠見卓識的政治家、針鋒相對的政治理念,甚至這片熱土上所有人民的命運,都將在這一天走向未知的審判。

一、宿

科學至今也未能完全解析人類大腦的記憶原理。一刻鐘前的記憶可能轉瞬即逝,而某些塵封已久的往事,反而可以如同電影哈利波特中鄧布利多的冥想盆,連最微小的細節都能栩栩如生的重現。

25年前的萊佛士學院,炎炎夏日的周六下午。

學院大禮堂內燈火通明、人聲鼎沸,原本應團結友愛的同窗們,此刻氣氛卻劍拔弩張。

他們正在試圖以投票的方式罷免學生會秘書翁姑阿茲。

事件的起因,僅僅是由於熱血青年們對學校年會的安排不滿,而負責人翁姑阿茲在處理投訴時態度不夠友善。

看起來只是雞毛蒜皮的小事而已,但真正引人注目,能讓兩派學生們針鋒相對的,是種族問題。

翁姑阿茲是馬來人,而投訴他的學生都是非馬來人。

早在英殖民時代,馬來裔和華裔之間的矛盾就已非常明顯,即使在海峽殖民地最優秀的大學也未能例外。。

整個萊佛士學院的馬來裔學生,把對翁姑阿茲的投訴和罷免提議,當成「非馬來裔移民侵犯馬來人權力的挑戰」。

馬來同學們在幾位來自馬來屬邦的王室貴族後裔的帶領下,團結一致,聲稱如果罷免翁姑阿茲通過,全體馬來裔學生都將退學。

投票開始前,雙方都決定發表最後一次演講,陳述事實進行拉票。

代表華裔學生進行演講的,是一位年僅17歲的優秀青年。他身材修長,眉目疏朗,不僅是當時成績男生第一,而且組織辯論社,口才了得。

這位青年從人群中站出來,不卑不亢陳述了事件經過,表達了華裔學生的看法。雖然沒有華麗的辭藻和引經據典,但邏輯清晰、觀點明確,很有感染力,初次嶄露了他在演講方面的天分。

但出乎意料的是,精彩的演講沒有能打動馬來裔學生。

馬來人這邊由翁姑阿茲親自回應,對他的指責一一進行反駁。

在他的身後,有一位年僅18歲的,來自彭亨州的貴族後裔。作為馬來裔學生的核心正在冷冷的觀察這一切,他知道這場馬來人已經贏了。

馬來人面對外族時極為團結,他們以種族身份,而非事實和真相決定他們的投票歸屬,再高明的演講也無法改變他們的看法。

而非馬來裔們就缺少這種團結,投票設置在周六導致很多印度裔和華裔學生們因提前回家而缺席,最終到場的只有80多人。在投票現場馬來裔人數反而占優。

選舉結果一如所料,馬來人大獲全勝。翁姑阿茲得以留任,他後來成為馬來亞大學第一任馬來裔校長。

寫到這裡估計已經有人猜到了,代表華裔進行演講的青年是李光耀;而當時站在翁姑阿茲身旁的那位馬來裔貴族後裔,就是敦.拉薩。

這是兩位宿敵的首次交鋒,當時李光耀17歲,拉薩18歲。

1965年7月31日,李光耀在開往金馬倫高原的汽車中突然想起了這段往事,原來雙方矛盾的種子,早在青年時代就已種下。

一晃25年過去了,當年的同窗分別代表兩個種族身居高位,但巧合的是:

當年同學間反目的主要矛盾,到現在依然新馬兩國之間的主要矛盾。

而當年投票勝負的結果,未來也將預示馬來西亞各民族的命運。

二、障眼法

從新加坡到金馬倫高原,中途途經吉隆坡,李光耀決定在首都停留兩日。一是為了參加人民行動黨當地分部的群眾大會,二是為了向英國駐吉隆坡最高官員安東尼.赫德辭行。

安東尼.赫德畢業於伊頓公學和桑赫斯特陸軍軍官學校,參加過二戰,曾得到三等軍十字勳章。

他戰後從政,曾在邱吉爾和艾登首相政府中工作。1956年英國入侵埃及蘇伊士運河時,時任國防部長正是此君。這是邱吉爾發跡前的崗位,可說是前途無量。

可惜世界格局已變,在新生霸權美蘇的打壓下,大英帝國風雨凋零,這場戰爭變成了帝國的「蘇伊士運河」時刻。安東尼.赫德作為官場替罪羊,不得不離開倫敦官場,前往遠方的殖民地任職。

一直以來,赫德一直都是李光耀堅定的支持者,雙方私交甚好。

8月2日,在吉隆坡的「卡科薩」官邸,李光耀再一次見到了老友。

李光耀很清楚,英國的政策是維護馬來西亞聯邦穩定。私交歸私交,一旦消息泄露,赫德一定會動用一切手段讓他和馬來人的談判努力化為烏有。

為了不讓赫德懷疑他來吉隆坡有任何政治目的,李光耀向老友撒謊了。他一邊告訴赫德此行的目的是去金馬倫高原和家人一起度假,一邊非常忐忑的觀察赫德的反應。

赫德沒有懷疑,他知道金馬倫高原上有英國人在殖民時代留下高爾夫球場,而李光耀對高爾夫的痴迷眾所周知,更增加了這次「度假」的合理性。

李光耀長出了一口氣,看來拉薩的保密工作做得不錯,瞞住了英國情報機構。

英國人和馬來人的態度,對這場談判是非常重要的兩步棋。

大英帝國雖在急速衰敗中,但當時在馬來半島還留有駐軍6.3萬,兩艘航母,80艘戰艦以及20中隊的戰鬥機。

至於馬來人的態度,李光耀深知自己與東姑、拉薩之間關係尷尬。

如果自己留在吉隆坡,不僅精明的赫德會懷疑,東姑和拉薩也會和他來一場意氣之爭,反而對談判不利。

但以他的性格,也無法安心在新加坡總統府內靜坐等待會談結果。金馬倫高原離吉隆坡很近,有專線電話聯繫,只需半天就可以開車下到吉隆坡,是個很理想的地點。

8月3日,李光耀按照出發前與吳慶瑞、巴克商議的方案,將自己的行程作為障眼法,大張旗鼓開車上了金馬倫高原。

「新加坡總理在與吉隆坡關係非常緊張的時候,居然來到高原度假」的消息不脛而走,引來了一大批新馬兩地記者。

李光耀也樂得配合,他甚至在記者面前揮桿打起了高爾夫球。

「我是來金馬倫度假的,沒有任何其他特別原因。」

「是的,這次是家庭度假,芝(柯玉芝)和孩子們都來了,你們看。」

李光耀用手指了指球場的另一端,當年年僅13歲的長子李顯龍(現任新加坡總理),正在幫助父親整理旗杆。

「關於我們和巫統關係緊張?那都是子虛烏有的事情,新馬還有很多共同利益可以合作,這對雙方的發展都有好處。」

李光耀一邊忽悠記者,一邊向南面吉隆坡的方向擊出一記漂亮的揮桿。

「慶瑞,談判就只能指望你了。」

三、分家法案要加上中國條款

就在李光耀在金馬倫高原翹首以盼時,吳慶瑞的談判卻並未能如預期般進展順利。

8月3日當吳慶瑞再度來到吉隆坡的拉薩住所時,他覺得第四次談判的氣氛有些不對。

拉薩已經失眠好幾天了,他神情憂鬱沮喪,猶豫不決。

拉薩的對分家的態度其實和李光耀很相似,當初他和吳慶瑞商議一起推進新馬徹底分家時,其實心中並不相信真會走到這一步。

以他對李光耀和東姑的了解,或遲或早這兩人中總會有人反對徹底分家的。

在第二次談判中,拉薩曾要求吳慶瑞確認李光耀的態度。當時老吳斬釘截鐵的給予拉薩正面的回覆,這讓他很是彷徨。

雖然有所懷疑,但當時拉薩並不知道這是吳慶瑞自作主張代替領導答應的。

緊接著,拉薩又電話請示了遠在倫敦正準備回程的東姑。他得到的最直接指示,東姑居然也贊同徹底分家。

這讓拉薩倍感壓力,導致了第四次談判中緊張嚴肅的氣氛。

拉薩告訴吳慶瑞東姑對於分家的贊成態度,國父已在從倫敦返回的飛機上,明天(8月4日)就將回到吉隆坡。

吳慶瑞拿出了由巴克擬定的分家協議,拉薩對初稿進行了仔細審查,提出了兩個條件。

第一個條件是新加坡必須在軍事上對新馬兩地聯合防衛做出貢獻,要與馬來西亞簽訂防務協議;

第二個條件是新加坡未來不能與外國簽訂對馬來西亞軍事防衛上不利的任何條約。

拉薩新增的兩個條件,當然各有目的。

第一條關於雙方的軍事合作,其主要目的是馬來西亞希望在雙方分家後能繼續限制、甚至控制新加坡的軍事力量。

吳慶瑞心裡自然是一萬個不同意,但老江湖並沒有直接反對,而是巧妙的通過「自黑」來消除拉薩的戒心:

「你看,新加坡地方很小,負擔不起龐大的軍事開支,最多只能提供4個旅和一些巡邏艇」。

而第二條關於對外條約簽署,其實目標是針對中國。

這源於東姑和拉薩內心深處對1960年代中國深入骨髓的害怕。

東南亞各國中,印尼和馬來西亞都是伊斯蘭教國家,而新加坡是一個以華裔為主體的國家,這就像扎在穆斯林海洋中的一顆釘子。

馬來人所擔心的,是李光耀無法抵抗意識形態的攻擊而倒台,新加坡全面倒向中國,與中國簽訂防務協定,從而威脅到他們的安全。

這兩個條件經過老吳的爭辯,後續巴克執筆修改,成為了分家協議中Article V中的第2和第4條內容。

防務方面變成了新馬雙方均有義務協助對方進行軍事建設,但並未規定雙方軍事力量對比。

老江湖在獨立後親自擔任國防部長,老吳的胃口可不會局限於當年向拉薩說起的4個旅和一些巡邏艇。他從零開始,招募華裔新兵,以以色列為師購買先進武器,最終組建了東南亞最強的軍隊。

對外條約這一條最終被嚴格遵守了。

雖然新加坡與中國的經濟交流從未間斷,總設計師甚至曾在還未建立正式外交關係時(1978年)就對新加坡進行了訪問,而吳慶瑞個人在退休後也被中國聘請為外部顧問,但新加坡一直等到1990年,東南亞國家中最後的印尼和中國復交後,才正式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

1978年李光耀在paya lebar機場迎接偉人

四、吉隆坡的聚首

金馬倫高原位於馬來西亞彭亨州,海拔1448米,森林密布,常年氣溫維持在18攝氏度左右。對於在空調還未能大規模普及的年代,金馬倫高原是馬來半島最愜意的度假聖地。

高原上的英式度假村

在涼爽的金馬倫高原上「享受假期」的李光耀,終於等到了期盼已久的,吳慶瑞的長途電話。

1965年吉隆坡和金馬倫高原還沒有直線長途,由當地馬來裔接線生將吳慶瑞的來電接通。

為了保密,吳慶瑞不得不使用他並不熟悉的華語向李光耀彙報進展:

他告訴李光耀第四次談判對協議的修改,最重要的是,東姑支持分家的態度。

國父將在8月4日(明天)回到吉隆坡,而拉薩需要一天的時間向東姑彙報雙方談判情況,最後一輪談判將在8月6日舉行。

「8月6日,就是這一天了,你趕緊從金馬倫下來和我們會合。」吳慶瑞給遠在高原上的領導下了命令。

幾乎李光耀掛斷電話開始收拾行李的同時,遠在新加坡的艾迪巴克也接到了吳慶瑞的電話。

巴克是個對政治比較冷感的人。他對自己在談判中的定位,始終只是一個撰寫法案的律師而已。

但吳慶瑞明顯不這麼認為,他看中了巴克所具備的獨特人格魅力,這將是他最後談判中的秘密武器。

按照吳慶瑞的安排,巴克乘坐8月6日清晨第一班飛機趕往吉隆坡;

而吳慶瑞自己,他故意沒和巴克一起出發,而是選擇了在8月5日深夜單獨乘坐火車前往。

幾乎在同一時間,李光耀秘密乘坐汽車離開金馬倫高原,趕往吉隆坡。

為了保密,柯玉芝和李顯龍兄弟留了下來。除吳慶瑞和巴克外,所有人都以為李光耀依然在高原上練習他的高爾夫球技。。

8月6日下午,三位主角終於秘密在吉隆坡的新加坡大廈聚首。

終局談判即將開始。

555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6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每月生活費13000新幣!新加坡火到發燙,中產們,這你受得了麼?
2025年05月05日   •   4788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
新幣攻破5.6關口!大選倒計時,搶占政策+匯率「黃金交叉點」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閱讀
新加坡保險:住院/重疾/指數壽險如何守護你的未來
2025年04月29日   •   3078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