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曝遊客進新加坡遭遇,衛生部強烈駁斥:來這裡就要遵守規矩

2021年12月28日   •   8萬次閱讀

新加坡防疫政策,似乎又受到了外媒的批評。

近期,彭博社一篇名為「Singapore's Travelers Face Omicron Chaos」的文章,指責新加坡當局在處理奧密克戎時產生的混亂局面。

文章中將新加坡近日防疫政策,著重於最近的旅行限制,定性為「不一致」「混亂的」

(截圖:彭博社)

在彭博社的新聞里,作者「控訴」新加坡的混亂是由於存在這幾大問題:

返新旅客被迫離開自己的家;

旅客被要求和陌生人共用隔離設施;

孩子和監護人分開單獨接受隔離。

圖源:法新社

文章的作者煞有其事採訪了多人。其中一名歐洲人,表示自己新冠檢測呈陽性後在家自我隔離。

可兩天後,他接到一個電話,內容是當局懷疑他感染了奧密克戎毒株,通知他救護車會來接他進行隔離。

於是,在他在家看劇時,兩名新加坡醫護人員穿著全套防護裝備抵達。事發突然,他幾乎來不及做準備收拾和準備,就被「趕」上了救護車。

報道原文 而當他到達隔離酒店時,他被告知將與來自不同航班的陌生人同住一個房間。由始至終,他都沒有收到官方的檢測結果。

這名受訪者曬出自己與人共用隔離設施的照片,圖源:彭博社

而他的妻子,也表示當局曾多次嘗試將他們10歲以下且檢測結果呈陽性的孩子,單獨送往醫院或單獨的酒店房間進行隔離。

不過,她拒絕服從這項指示,即使她意識到這可能會帶來罰款或者監禁的處罰。

在文章的最後,作者甚至將新加坡防疫稱作是一場「用聲譽換取的賭博」

言辭之中,似乎充滿了對新加坡防疫的不滿。

在作者看來,就算新加坡想要規避風險,也不該以隨意的溝通配合嚴苛的法律來達成。政府應該做的,是重建外籍旅客對於來新加坡旅行的信任。

這篇文章的說法,立刻遭到新加坡衛生部的強烈反駁。

據《聯合早報》報道,一名衛生部發言人駁斥了有關兒童必須和家人分開的說法。

圖源:海峽時報

目前,新加坡實行的隔離政策,是12歲及以下孩童會與一名看護者一起隔離,而13歲至19歲的孩童和青少年,只有在看護者書面批准的情況下,才能獨自接受隔離。

就是不管怎麼說,孩子單獨接受隔離,畢竟要得到監護人的同意才行。

另外,衛生部也強調了,不管是新加坡本地居民,還是外國公民,來新加坡接受隔離時都是一視同仁,必須要遵守新加坡防疫措施規定。

圖源:南華早報

之前,為了遏制奧密克戎在新加坡社區傳播,給本地醫療資源爭取時間,當局實行更嚴格的隔離管制和檢測實屬必須。

這和今年4月新加坡出現德爾塔病例時的做法一樣。

當然,衛生部也表示類似措施只是暫時的,在更了解奧密克戎毒株的特性後,相關措施就會做出調整。

因此,從今天起,根據臨床症狀的不同,奧密克戎患者將加入居家康復計劃,或在社區護理設施中康復,不必再到指定設施中接受隔離。

在現有規定下,新冠確診患者,已接種疫苗者須自我隔離10天,而接種疫苗者則延長到14天。

另外,那些身體無大礙但檢測呈陽性的人,首72小時需要留在家中。72小時後,如果ART檢測呈陰性,就可以恢復自由活動。

奧密克戎患者的密接者,也將接到為期七天的健康風險警告(HRW)。在這七天內,他們只需要進行ART自主檢測,陰性結果便可出門。

圖源:CNA

也就是說,現在不管是奧密克戎、德爾塔還是原始毒株的確診者,在新加坡都將接受一致性的隔離和檢測標準。

衛生部宣稱,以上改變,是當局在分析了全球奧密克戎病例數據後,發現相較於德爾塔毒株,奧密克戎帶來的重症和死亡率更低。

像是在新加坡,至今為止還沒有患者需要加護病房或者是吸氧。

來源:海峽時報

加上疫苗和追加劑,現在也能提供一定的保護效果,因此,衛生部認為無需再將奧密克戎和其他毒株做區分。

新加坡87%人口已完成疫苗接種

當然,由於奧密克戎的高傳播性,以及新加坡積極開放的現狀,衛生部估計,下星期新加坡會出現更多的奧密克戎社區病例。

甚至是以成倍的速度增加。

事實上,奧密克戎已經進入了新加坡社區。在短短兩周時間內,衛生部就通報了兩個感染群——武吉知馬Anytime Fitness健身房和里峇峇里利路The Vinyl Bar酒吧。

圖源:CNA

而在前天,新加坡新增確診209例,奧密克戎病例就有104例,占了一半之多。其中,31起屬本土病例,另外73起為輸入型病例。

31個新增的奧密克戎本土病例,讓新加坡至今為止的本土病例總數,突破了100。

前天,新加坡一共有345名新冠患者出院。目前為止,仍有377人需要住院。就趨勢來看,住院人數依舊穩步在下降中。

普通病房裡,有43人需要氧氣供給,八人因情況不穩而送入加護病房接受密切觀察。

而加護病房中,18名患者病情危急。加護病房整體使用率是50.1%,依舊維持在一半空床這一相對穩定的水平。

只不過,不知道ICU的「好日子」,會不會持續下去。既然衛生部預警下周病例可能成倍增長......那肯定不是空穴來風。

只能期望奧密克戎真的如衛生部分析估計的那樣,嚴重性偏低吧。

555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6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918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每月生活費13000新幣!新加坡火到發燙,中產們,這你受得了麼?
2025年05月05日   •   8379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446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
24萬富豪集體湧入新加坡!他們為何對獅城情有獨鍾?
2025年04月30日   •   3078次閱讀
震驚!這個沒有資源的"小紅點"憑什麼成功?副總理王瑞傑首次公開6大治國狠招
2025年05月01日   •   2907次閱讀
💰 Netflix新加坡再次調漲訂閱費!新加坡人每月要在這7個流媒體平台花多少錢?🔎
2025年05月03日   •   2907次閱讀
王乙康部長:許多民主國家寸步難行,新加坡也可能出現這種情況
2025年05月03日   •   2736次閱讀
新幣兌人民幣匯率5.63!創14年新高!換匯千萬要警惕
2025年05月06日   •   2394次閱讀
南大vs國大碩士就業大揭秘:高薪背後竟然靠它?
2025年04月30日   •   2223次閱讀
本地人很多都不知道!新加坡這8個鮮為人知地方,禁止進入!
2025年05月06日   •   2052次閱讀
新加坡人過關新方式!手機一掃,輕鬆通關去馬來西亞!
2025年05月06日   •   1881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