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加坡物價漲的這麼厲害,請問工資跑贏通脹了嗎?
新加坡人力部發布的《2021年薪水報告》給出答案。
加薪幅度回到疫情前 他們成最大「受害者」!
報道調查了那些受聘於同一僱主,至少一年的本地公民和永久居民PR, 他們整體工資增幅在去年達到3.9%,加薪幅度和疫情前的2019年相同,遠比2020年增1.2%好太多~
每10名工人中有7人獲得加薪,零售業、信息和通信業是加薪最多的行業!

具體來說,2021年不同級別的員工工資漲幅有所不同
一般員工 - 漲3.5%
*指那些非管理層或執行級別員工
初級管理層 - 漲4.5%
*指那些沒擔任高管職務的執行人員,如經理
高級管理層 - 漲4%
*指那些在招聘、解僱、升遷和人力資源課題有決策權的執行人員/經理 大約59%的工人在2020年看到他們的名義工資增加,其中漲幅最大的是初級管理人員,他們已經成為勞動力中最搶手的部分。
高級管理層平均也有4%的漲幅,一些個別行業漲幅更大,比如「打工皇帝」大華銀行總裁漲薪11.5%。

(圖源:商業時報)

從前面加薪的比例來看,基層員工是通貨膨脹的最大受害者:
他們在必需品上花費的工資比例較大,受到的影響尤其大,但他們的工資增長卻落後於行業的整體工資增長。
你知道嗎?新加坡的28萬家中小型企業(SME)雇用了市面上70%的勞動力,只有30%的人是在所謂的大廠~

2021年新加坡的經濟強勢反彈,經濟增長7.6%,四分之三的公司實現盈利,前景似乎更加光明,這也體現在員工加薪上。
不過別高興太早,雖然3.9%這個數字和2019年差不多,但是把通脹算進去就不樂觀了。
我們都知道新加坡的物價從2021年底就開始上漲~
通貨膨脹影響了工資的實際增幅,導致去年的實際薪水增幅只有1.6%,略高於2020的1.4%,但比2019疫情前的3.3%差了不少。
《13年薪水漲幅數據》

(圖源:海峽時報)
從近十幾年數據來看,新加坡實際工資增長最多的是2015年,因為那年物價不升反降,導致員工最終實際收入增長了5.4%。
而看起來工資增長最多6.1%的2011年,在與通貨膨脹相抵消之後,最終只是可憐的上漲了0.9。
但是,最近十幾年來看,大部分年份工資增長都可以跑贏通貨膨脹。
那麼今年才過了一半不到,通貨膨脹就已經達到了十年新高,加薪也必須得超過這個數才行~

今年能加薪多少 扣除通貨膨脹還剩多少?
南洋商學院銀行和金融學助理教授說,由於一些國家疫情管制和烏克蘭戰爭加劇了供應瓶頸,預計高物價將在今年餘下的時間裡持續下去。

圖源:forbes
人力專家預測今年整體通脹率為4.6%,比早前預測的3.8%高,會影響工資增幅。
MAS(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已經做出了努力來控制這些價格的上漲,專家稱可以預期隨著時間的推移,通貨膨脹的壓力會有所緩解。
另外,對外國勞工開放邊界將有助於部分緩解人力壓力,但有一個滯後效應。


到處都缺人(圖源:8視界)
通貨膨脹率預計將在7月至9月期間達到4%的峰值,然後在2022年底有所緩解。
招聘機構Michael Page報告說,大多數公司今年計劃給予3%的年度加薪,但預計9月之後會有更大的加薪。
一般來說,新加坡的加薪在很大程度上是與通貨膨脹率聯繫在一起的。
經濟師說如果加薪低於通脹率,僱主將面對員工流失壓力。
他預計今年的加薪幅度,會因行業及僱主招聘的難易程度,出現較大的差異。
最近我們看到一些餐飲業高薪招聘的新聞,餐飲業的僱主可能必須加碼才能留住人才。

餐飲業兼職員工的原時薪8-10新/時,現在1小時漲薪到12-15新幣。全職員工月薪則在2000-3500新幣之間浮動。
甚至還有公司明碼標價,入職簽約獎金3000新……

(圖源:today)
今年新加坡邊境重開,交通、酒店及餐飲業本身也會受益,預計加薪幅度會比其他行業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