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海集團股價大跌,連帶影響首席執行長兼創始人李小冬和另外兩位聯合創始人身家暴跌。(檔案照)
作者 許耀泉
全球科技股拋售潮讓世界各大科技公司哀鴻遍野,本地靠科技業發家致富的富豪也損失慘重。
福布斯7日公布今年的新加坡50大富豪榜。雖然超過一半的上榜富豪身價有上漲,但相比科技業富豪大約325億美元(約458億新元)的損失,仍是小巫見大巫。
冬海集團(SEA)的三位聯合創始人李小冬、葉剛和陳精業的財富一共跌了216億美元,各跌超過七成。三人目前的身家分別為42億美元、28億美元和7億4500萬美元,排在第11、13和48位。冬海集團股價大跌,主要是因為電子商務業務蒙受虧損。
去年排名第二的Meta Platforms(面簿)聯合創辦人薩維林(Eduardo Saverin)身家就縮減了超過一半,從去年的205億美元下跌至96億美元,今年排名第四。

Grab聯合創始人陳炳耀去年排名第47,今年由於公司股價持續虧損而跌出榜外。(海峽時報)
Grab的聯合創始人陳炳耀則因為Grab股價持續虧損,直接跌出50大。加密貨幣交易所幣安(Binance)創始人趙長鵬去年上榜,但今年遷居杜拜,因此也落榜。
通膨和利率高企,以及俄烏戰爭,都讓全球股市自今年開始就處於低迷狀態,也促使投資者將資金轉向能源和公用事業等風險較低的領域,造成科技公司股價大幅下跌。
全球經濟前景低迷,科技業雖然首當其衝,在冠病疫情期間把握賺錢機遇的富豪也蒙受不少虧損。

即使財富減少近三分之一,李西廷仍蟬聯新加坡50大富豪榜首。(網際網路)
今年新加坡的首富,依然是深圳邁瑞醫療(Mindray Bio-Medical Electronics)創始人兼董事長李西廷。但他也因為公司銷售放緩,導致股價下跌,財富減少了將近三分之一。
即便如此,李西廷仍以156億美元身家蟬聯新加坡50大富豪榜榜首。
福布斯也指出,50大富豪榜的變動反映了后冠病時代的經濟現實。隨著房地產業復甦,遠東機構(Far East Organisation)的黃志祥和黃志達兄弟的身家就比起去年增加了10億美元,達到152億美元,登上排行榜的第二位。
掌控日本油漆控股(Nippon Paint Holdings)的吳清亮在榜上排名維持第三,身家下跌三成至130億美元。 排名第五的是城市發展(CDL)執行主席郭令明,他的財富從去年的85億美元,增加至93億美元。
整體來說,今年上榜的新加坡50大富豪比起去年一共損失了20%財富,達1640億美元。
上榜的門檻從去年的7.35億美元降低到7.05億美元,也從側面反映了富豪身家縮水的現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