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地勞動力市場持續擴大,今年第一季度總就業人數連續10個季度上升,但有增長放緩的跡象。裁員人數在去年第三季度達到4100人後,連續兩個季度降至3000人。非居民就業自2021年第三季度以來首次出現收縮,因為建築業的工作通行證持有者減少了。
人力部周二(4月30日)發布的《2024年第一季度勞動力市場報告》顯示,今年3月,不包括外籍家庭傭工在內的總就業人口達到371萬8300人,就業人口已連續10個季度增加,但增長速度有所放緩。今年前三個月,就業人數增加了4900人,比上一季度的7500人減少了2600人。勞動力的增加完全是由常駐員工推動的,主要是金融服務、衛生和社會服務以及公共行政和教育部門的員工。非居民就業自2021年第三季度以來首次出現收縮,主要原因是建築業工作通行證持有者減少。
自今年1月以來,政府收緊了對建築業外來工人的政策,該行業的最高外來工人比例已從1比7降至1比5。這意味著,對於每僱傭一名當地員工,建築公司可以進口的S通行證或工作通行證外來工人數量將從7人減少到5人。然而,人力部指出,隨著商業情緒的改善,對高技能非居民員工的需求也有所增加,例如申請就業通行證的人數,這些員工大多是白領。
此外,裁員人數連續兩個季度下降,今年第一季度的裁員人數從去年第四季度的3460人降至3000人。企業重組仍是裁員的主要原因;主要的工作崗位流失在服務業,2300個工作崗位流失,製造業和建築業分別流失了600個和100個工作崗位。在經歷了冠狀病毒疫情的低迷之後,中國勞動力市場在2022年大幅反彈,全年僅裁員6440人。
然而,去年的裁員人數增加到14590人,比前一年增加了一倍多,超過了疫情前2019年的裁員總數。
分析:4900就業人口增幅 2021年底來最少一次

星展銀行經濟學家蔡漢庭在接受採訪時表示,4900人的就業增長是自2021年底以來最小的。雖然服務業增加了10200個工作崗位,但由於製造業和建築業工人減少,整體就業增長低於上一季度。NTUC助理秘書長鄭德元在臉書上發帖稱,到目前為止,製造業產出沒有大幅反彈的跡象,他預計該行業第二季度的表現將與第一季度相似。由於各種地緣政治和全球問題的周期性和結構性挑戰,以及可持續發展和生成性人工智慧的影響,鄭德元認為,未來公司和行業將繼續重組、重新戰略和轉型。
人力部:裁員減就業增 失業率料不會續升
3月份失業率略有上升,總體失業率為2.1%,比12月份上升0.1個百分點。居民和公民失業率分別為3.0%和3.1%,總體失業率在疫情前水平範圍內。2015年至2019年間,整體失業率在1.8%至2.3%之間。隨著裁員人數的減少和就業人數的持續增長,人力部預計失業率不會持續上升。人力部提醒稱,由於居民勞動力增長放緩和失業率較低,未來不太可能通過居民勞動力增長繼續推動經濟增長。因此,政府會繼續協助企業轉型,精簡人手,提高生產力。「新加坡需要繼續吸引高技能的外國員工,以補充我們的常駐勞動力,幫助我們的企業和經濟競爭和繁榮。」
新加坡今年經濟增速料為2.9%
由於生產、出口和半導體周期的復甦,大華銀行預計新加坡今年的經濟增長率為2.9%,2023年僅為1.2%。在利率方面,大華銀行預計美國和大多數已開發國家(日本除外)將率先降息,美聯儲預計將於年中首次降息,2024年全年總計75個基點,2026年聯邦基金利率最終將穩定在3.25%左右,遠高於近20年來1.89%的平均水平。預計新加坡利率將以與美國利率相似的速度波動。
在貨幣方面,大華銀行預計,隨著美國進入技術性衰退,美元將在2024年走弱,美國的降息幅度可能比其他央行更大。由於通貨膨脹加劇,日本可能會收緊貨幣政策,預計到年中利率將升至零,日元也將走強。此外,隨著人民幣匯率的穩定,亞洲外匯今年可能會反彈。關於新加坡元匯率,大華銀行預計今年新加坡元兌美元將小幅上漲,而對馬來西亞元和人民幣的匯率可能會在過去兩年的強勁趨勢後逐漸恢復到正常水平。
*部分段落或圖片轉自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