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國務資政李顯龍近日強調,新移民和外籍勞工在許多社會都會引發政治敏感課題,本國高度依賴移民來填補人口和人才庫,在確保移民流入保持平衡和可持續的同時,要堅決反對本土主義和排外情緒,並歡迎新移民融入新加坡大家庭。

圖源:FACEBOOK
新移民和外籍勞工已成敏感課題
日前,新加坡本地印度社群為李資政舉辦晚宴,答謝他在擔任總理的20年里對國家和印度社群的付出。李資政致辭時說,我國的印度社群人數雖少,但對新加坡的影響和貢獻舉足輕重。印度社群的先輩來自印度不同地區,他們在本地紮根,逐步形成了獨特的新加坡印度社群及文化。
如今的印度新移民比早期先輩來自更廣泛的地域,也擁有更多元的背景。他們為本地印度文化注入新活力,並正在為新加坡的發展做出貢獻。
李資政指出,新移民和外籍勞工在許多社會都會引發政治敏感課題,本國高度依賴他們來填補人口和人才庫,因此在引進他們並讓他們融入方面也必須極其敏感與謹慎,以確保移民的流入保持平衡和可持續。

圖源:FACEBOOK
政府應該幫助他們逐步適應新加坡的處事方式、社會規範和價值觀。這是一項持續的工程。隨著歲月更迭和代際交替,新移民將能逐漸融入本地社會。這是新加坡維繫和豐富身份認同的關鍵,也是打造團結包容國家的重要方式,這讓新加坡能與世界接軌,善用多元化來自我強化,而不是製造分裂。
李資政坦言,新加坡本土印度社群強大,要促使他們更具信心與世界各地建立聯繫。他們與印度的緊密關係,促進了新加坡與印度,乃至與南亞其他國家之間的往來。
內政部長尚穆根指出,此次答謝宴由基層發起,吸引上千人出席向李資政致敬。這不僅展現了印度社群的精神,也反映了他們對李資政的敬重,尤其是他為印度社群所做的貢獻,包括積極參與各種印度社群活動,並確保印度社群成為本國社會和政治結構中不可或缺的成分。
雖然印度社群是新加坡三大族群中人數最少的,但應當享有公平待遇。放眼全球,我們可以看到各少數族群的境遇,但在新加坡,我們深知自己享有公平對待,與其他族群擁有平等的權利和機會。
新加坡多元而嚴謹的移民政策
長期以來,新加坡備受世界人民青睞,每年申請移民新加坡的民眾與日俱增。目前,新加坡政府雖沒有精準的移民審核制度,但移民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首先就是技術移民,它主要面向外國專業人士、經理和高管。申請人需要有一份新加坡公司提供的工作,並且該職位的月薪至少為5000新元。同時,僱主需要證明在新加坡本地無法找到合適的人來填補該職位空缺。
例如,一家科技公司想聘請一名資深軟體工程師,該工程師需要在相關領域有豐富的經驗和專業知識,公司要向人力部說明本地人才市場缺乏此類具備特定技術技能的人才。
此外,工作準證主要針對中等技能的外國工人,申請人需要有一份工作,月薪至少為3000新元,並且要符合相關的評估標準。例如,一個有多年市場營銷經驗的大專畢業生,被新加坡的一家中型企業錄用為市場專員,就可能符合工作準證的申請條件。

圖源:FACEBOOK
其次就是我們常見的投資移民,這要求移民者投資至少250萬新元建立新的商業實體或擴充現有商業運營。申請人需要詳細規劃商業項目,包括市場分析、運營策略、財務預測等內容。例如,一個企業家想在新加坡開設一家高端製造業工廠,需要說明工廠的產品定位、生產規模、銷售渠道以及對新加坡經濟的潛在貢獻等情況。
不過,投資資金需要在規定的時間內按照承諾的方式進行投入,並且在一定期限內不能隨意撤資。同時,新加坡政府會對投資項目的運營情況進行監督,確保其符合經濟發展等相關政策目標。
最後一種就是留學移民,學生通過申請新加坡的學校,高等教育在完成學業後,找到合適工作並持有工作準證一定年限,符合條件下可申請永久居民身份。這一路徑既為新加坡培養後備人才,又給予年輕人憑藉知識與努力紮根新加坡的機會;低齡段教育可在新加坡參加並通過一次國考,即有機會申請永久居民身份。
不同移民方式各有千秋,申請人可根據自身條件、目標與期望,審慎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移民途徑,開啟新加坡的新生活篇章。需要注意的是,新加坡的移民政策會根據國家的經濟、社會等發展需求進行調整,申請人需要及時關注相關政策變化,確保申請的準確性和及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