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被眾多中國外企業競相入駐,紛紛將其視為進軍東南亞乃至全球市場的橋頭堡。作為全球知名的商業樞紐,新加坡以其透明高效的經商制度、政府的大力支持、蓬勃的商業環境和具有競爭力的稅務體系,為企業提供了一個理想的成長環境。特別是在中資企業拓展東協市場、擴大國際商業版圖的戰略版圖中,新加坡更是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企業在享受新加坡商業環境帶來的諸多優勢時,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合法合規運營是確保企業長期穩健發展的關鍵。特別是在稅務方面,了解並遵守新加坡的稅收法規,是企業在新加坡開展商業活動不可或缺的一環。
對於計劃在新加坡註冊公司的企業來說,需要繳納哪些稅呢?接下來,我們將探討新加坡的稅務體系,為計劃在新加坡註冊公司的企業提供一份詳細的稅務指南。
企業所得稅
新加坡的企業所得稅稅率是全球所得稅稅率最低的已開發國家之一,僅為17%。新加坡實行統一的企業所得稅政策,無論企業是本土註冊還是外國進駐,只要在新加坡境內取得的收入,都需要依照規定繳納企業所得稅。除非這些收入符合所得稅法案中明確列出的特定減免條件,否則均需納入稅收範疇。
企業所得稅豁免計劃
1、新公司稅務豁免計劃:新成立的新加坡居民公司可以享受最長為三年的稅收減免。在這三年內,公司的應稅收入中的前100,000新幣部分可以獲得75%的免稅,100,001新幣至200,000新幣的部分可以獲得50%的稅收減免。可以得知,新註冊符合條件的新加坡公司前20萬新幣應稅利潤的有效稅率為6.375%。
2、已運營企業部分稅務豁免計劃:對於已經運營超過三年的企業,應稅收入中的前10,000新幣可以享受75%的所得稅減免,10,001新幣至200,000新幣的部分應稅收入可以享受50%的所得稅減免。超過20萬新幣的部分則按照正常的稅率17%繳納所得稅。同樣可知,這類型新加坡公司前20萬新幣應稅利潤的有效稅率為8.2875%。
3、新加坡境外來源收入免稅:新加坡政策對於來自海外股息、海外分支利潤以及海外服務費,在符合要求的情況下進行免稅。 個人所得稅 新加坡的個人所得稅制度根據納稅人的身份(納稅居民或非納稅居民)及其收入水平而有所不同。該系統採用累進稅率制,稅率範圍從0%至24%,除非符合特定的減免條件。作為一個單層稅制國家,新加坡有一個獨特的規定,即當股東分紅支付給新加坡稅務居民時,這些分紅不再需要繳納額外的個人所得稅。
對於納稅居民而言,他們在新加坡境內賺取的所有收入都需要納稅,包括受僱於新加坡企業但在國外工作或提供的服務。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納稅居民從海外獲得的收入通常無需在新加坡納稅。此外,新加坡的納稅居民還享有一系列個人所得稅減免的權益,這些減免包括子女撫養費、職業培訓費、保險費以及公積金(CPF)繳款等。
印花稅
印花稅是新加坡對涉及不動產、股票和股份交易的特定應課稅文件所徵收的一種稅款。具體來說,當在新加坡進行房產交易、股票和股份的買賣或轉讓時,相關的交易雙方在完成文件簽署環節時,需根據交易金額或文件價值繳納相應的印花稅。
股份轉讓應課稅文件包括以下情況
1、股份買賣協議或股份轉讓文件:印花稅的支付金額取決於股份的實際價格或凈資產值,以較高者為準。對於沒有紙質文件支持的股份轉讓,不需要繳納印花稅。
2、股份抵押:若將股份用作抵押,從銀行或金融機構獲得貸款並簽署相關文件時,貸款金額需要支付印花稅。 新加坡關稅 新加坡的關稅制度相對較簡化,主要體現在出口產品無需繳納關稅,而進口關稅則主要針對某些特定商品類別進行徵收。
對於少數商品,如石油產品、汽車、煙草產品和白酒等,新加坡會徵收相應的進口關稅。這些關稅的徵收方式包括特定費率和從價方式,即根據進口商品的實際價格按一定比例徵收。
新加坡預扣稅
新加坡的預扣稅是一種稅款預付制度,通過在納稅人收到收入時即刻扣除一部分稅款,以確保納稅人在年度結束時已預先履行部分納稅義務。儘管預扣稅已被扣除,納稅人仍需於年度結束時提交綜合所得申報表,以核對並確定其最終應繳納的稅款總額,並進行必要的稅款結算。
關於預扣稅的申報時間,它嚴格遵循與涉稅支付相關的時間表。具體來說,一旦涉及預扣稅的支付完成,納稅人需要在緊接著下一個月的第15日之前完成預扣稅的申報。任何形式的逾期申報或逾期支付稅款,都將面臨相應的罰款處罰。
不動產稅
新加坡的不動產稅是針對所有不動產,如房屋、建築物和土地的稅款。不動產的所有者需要按年度繳納不動產稅,每年一月份繳納全年的稅款。納稅基數是根據不動產的年值計算的。不動產的年值是根據估計的年租金收入確定的,不包括出租的家具、裝置和服務費。
不管不動產是出租、自用還是空置,適用相同的納稅基數。新加坡稅務局每年會審閱不動產的年值,以確定是否需要進行修改。如果不動產的年值發生變化,稅務局會通知納稅人。目前,商業不動產的稅率為10%。對於居住在自有住宅的個人,適用0%-16%的累進位稅率;如果住宅用於出租,則適用10%-20%的累進位稅率。
新加坡現在的稅收法律法規,除了前面提到的公司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印花稅、消費稅、關稅、預扣稅、不動產稅這些之外,還有貨物和勞務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