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烏兩國總統在白宮的會面,火藥味十足,雙方激烈爭吵的場面,足以載入白宮歷史。雖然最後澤連斯基被提前「請」了出去,但特朗普在這輪爭辯中,未必就是贏家。特朗普上台後的政策不確定性加劇,將進一步加深了各國對世界局勢不確定性的擔憂
與此同時,世界經濟領域的新動向,也讓美國的全球霸權遭受挑戰。據悉,亞洲多國央行正悄然行動,通過降息等手段逐漸與美聯儲「脫鉤」。而新加坡防長此前對美國形象的重新定義,更是如同一記警鐘,讓人們重新審視美國在國際事務,尤其是亞洲地區所扮演的角色。美國曾經的形象正在被改寫,這一系列事件背後,究竟蘊含著怎樣的深意?讓我們一同深入探究。
與澤連斯基激烈爭吵 特朗普不是贏家
特朗普一直以來都秉持著「美國優先」的理念,對於對外援助有著自己的考量。他認為,美國在對烏援助上付出太多,但烏克蘭方面沒有給予美國足夠的回報。現在,特朗普想要儘快與俄羅斯達成停火協議,並且烏克蘭還得償還美國數千億的債務。
而澤連斯基則強調烏克蘭在對抗俄羅斯等問題上,為美國分擔了壓力,理應得到更多的支持和援助。兩人你來我往,互不相讓,言語間充滿了火藥味。

不過,爭吵的最後,美烏雙方似乎都沒有得到想要的,反倒是讓美國的國際形象還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讓盟友們開始重新審視與美國的關係,紛紛思考自己會不會成為「下一個烏克蘭」?
畢竟曾經,美國在國際舞台上擁有著絕對的話語權和影響力,是世界的超級大國,西方不少國家甘心成為他的「小弟」。但是近年來,美國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卻在悄然下降,眼下特朗普在俄烏問題上迎合普京的要求,對美國的國際戰略進行收縮,就被很多人看成是一個典型。

而與此同時,作為支撐美國全球霸權的另一根支柱,即美元霸權,也正面臨嚴峻挑戰。其中一個最明顯的表現,就是亞洲多國央行正在通過降息的方式,尋求與美聯儲「脫鉤」。
亞洲正在重新審視美國
以前,許多國家的央行都會跟隨美聯儲的腳步來調整自己的貨幣政策。但如今,亞洲各國為了保護本國經濟的穩定和發展,不得不採取獨立的貨幣政策。
通過降息,這些國家可以刺激國內的消費和投資,促進經濟增長。同時,這也減少了對美元的依賴,降低了美國經濟波動對本國經濟的影響。

在這其中,新加坡的貨幣政策調整最具代表性。因為新加坡並沒有簡單跟隨美聯儲,而是根據自身貿易結構制定匯率政策區間,既保持金融穩定,又維護出口競爭力。現在這種務實做法正在被更多國家效仿,是全球經濟治理從「單極主導」向「多元平衡」的重要表現。
新加坡重新定義美國形象
不僅如此,新加坡防長日前對美國形象的重新定義,更是讓亞洲國家深刻反思起了美國的國際地位。
新加坡防長此前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表態認為,如今美國在亞洲的形象從解放者淪為了攪局者和「包租公」,亞洲國家對美國的看法,已經從曾經被視為「道德合法性」的力量轉變為類似於「收租的房東」。

這說明,亞洲國家在面對特朗普政府時,正在採取更為謹慎的態度,為了避免淪為淪為大國博弈的「犧牲品」,南亞國家需要加強聯繫,團結起來應對未知的國際局勢。
而美國形象的轉變也進一步說明,在全球化的今天,沒有一個國家能夠獨善其身,也沒有一個國家能夠永遠保持絕對的優勢。
那麼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您又是如何看待美國國際地位和影響力的變化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