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想要高質量退休,你得存夠多少錢?
最近,DBS(星展銀行)的一項最新研究 給出了兩個明確的數字:55萬新幣(約300萬人民幣)和130萬新幣(約700萬人民幣)。
聽上去有點離譜?但更可怕的是,你可能遠遠沒有這個存款!
首先,新加坡退休的基本開銷
最低也要55萬新幣
星展銀行的研究顯示,在新加坡,退休人士的平均月支出大約是1600新幣。這個預算主要包括了:
基本生活費(假設房貸或房租已經付清,只算日常吃喝)
水電費、網費、交通費用
基本的醫療開銷(但不包括大病醫療費用)
也就是,如果你打算65歲退休,並且預計能活到85歲,假設年通貨膨脹為2.5%,那麼你需要準備的退休金至少是:1600新幣 × 12個月 × 20年 = 55萬新幣。
聽起來好像很多?但其實,55萬新幣其實還是挺「緊巴巴」的!這筆錢只能保證你不餓肚子,但並不能讓你「舒舒服服」退休!
如果有大病治療,基本上就沒啥預算了!更別提旅遊或娛樂這些開銷。
不少新加坡網友在社交媒體上也表示贊同這一觀點!


想要高質量的退休生活 至少130萬新幣才穩妥!
如果你不想退休後「省吃儉用」,而是希望生活質量好一點,比如:換個舒服的公寓,不再擠組屋;偶爾去餐廳吃頓好飯,而不是天天在小販中心;每年能去2-3次短途旅行,或者來一場長途度假;還想有醫療保險,給自己一個突發情況時的保障……
那麼,你的退休預算可能得準備每月4000新幣。這樣算下來:4000新幣 × 12個月 × 20年 = 130萬新幣。
這還只是穩妥!如果你想更自由一點,最好還要存更多!

問題來了! 退休金不夠怎麼辦?
1.靠新加坡的退休金
雖然很多新加坡人習慣依賴中央公積金(CPF)來為退休生活提供保障,但問題是——CPF到底能幫你撐多久?
新加坡的中央公積金分為三檔,主要根據你每月繳納的金額和繳納時間的長短來確定:
• CPF基本存款(BRS):每月領取約850新幣
• CPF全額存款(FRS):每月領取約1650新幣
• CPF超額存款(ERS):每月領取約2450新幣
從這些數字看,BRS和FRS基本就屬於「低保」水平,即使你按照最高的超額存款(ERS)來計算,每月領到的2450新幣,還是比4000新幣的退休目標少了1550新幣!生活也不會輕鬆。特別是考慮到不斷上漲的醫療費用,很多退休人士依然會感到財務壓力山大。

在新加坡,退休後的房產往往是最重要的資金來源。退休後,很多人通過
以下幾種方式來「變現」房產,緩解經濟壓力:
組屋回購計劃(Lease Buyback Scheme):把剩餘的屋契賣回給政府,換取一筆養老資金,幫助你有個更安穩的退休生活。
賣掉現有組屋,換個更小的單位:比如換成社區關愛組屋,不僅省錢,還能繼續享受政府的支持,減輕養老負擔。
出租房間:如果你的房子比較大,可以考慮出租一個臥室,輕鬆每月增加1400-1800新幣,增加額外收入。
如果你通過房產的增值或者租金收入,每個月能多賺個2000新幣以上,退休生活會輕鬆不少,壓力也會小很多!
3.早點投資,讓錢自己生錢!
另外一個方法就是投資,儘早開始理財,定期存入股票、債券、ETF等,讓錢自己去賺更多的錢!
如果你在40歲之前就開始投資,20年後通過複利滾動,退休金可能比同齡人多一倍,輕鬆賺到比別人更多的財富!
不過,DBS的研究顯示,現階段新加坡25到44歲的人群,只有15%-17%的人在進行投資;45到54歲的人群,投資比例稍微提高到了30%,但其實已經有點晚了;反而是55到64歲的人群,投資比例高達49%。
現在新加坡中年人很多都是負債為主!
可怕的是,現在新加坡35-44歲的人,財務壓力最大,他們的負債甚至超過了流動資產!
星展銀行的研究還發現,35歲至44歲是壓力最大的年齡段,因為他們要養孩子、還房貸、 還車貸、贍養老人
別說存款了,維持生活正常開支都很不容易,更別說存夠退休金!
網上有個「在新加坡35歲有多少存款了」的帖子很受熱議:

網友們的回覆也很「扎心」



所以,你存夠退休金了嗎?
LEO丨編輯
LEO丨編審
網絡資料整理丨來源
小紅書丨圖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