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n you walk into Raffles, you know it's Raffles.

始建於1887年的新加坡萊佛士酒店是全球最具標誌性的奢華酒店之一,也是全球僅存的幾座19世紀豪華歷史酒店。純白的維多利亞建築被鬱鬱蔥蔥的熱帶綠植圍繞,如城市綠洲般,踏入酒店,感覺每個角落都在爭先恐後想要講故事給我聽。
酒店本身在全球50 Best榜單中身居第六,除此之外,這裡還有獅城最好的印度餐廳 - Tiffin Room;名廚梁子庚作顧問的中餐廳
- 藝 (yì);以及第一杯新加坡司令的誕生地 - Long Bar。此次雖未下榻,但在這三家傳奇餐廳和酒吧的體驗讓我觸摸到萊佛士歷久彌新的靈魂。這些美味鮮活的細節,讓歷史成為可以品嘗的當下。
Tiffin Room
Best Indian Restaurant Singapore
久聞Tiffin Room大名,一下飛機安頓好行李便打車前往。 餐廳開在在大堂側面,漂亮的藍色噴泉旁邊,平時也作酒店的早餐廳開放。
因為不是住店客人,大堂門口身著制服頭戴白色頭巾的錫克門童禮貌地引導我們從側面進入餐廳。被這些迎接過國家元首、政要和名人的門童服務也真是倍感殊榮。
Tiffin Room被評為新加坡最好的印度餐廳,歷史可追溯回19世紀,主要提供正宗的北印度菜肴,並以印度傳統的Tiffin Box盛裝菜肴呈現給客人。
晚間的餐廳在暗黃色燈光的襯托下有種歷史的厚重感,裝飾架上陳列著各種各樣的印度Tiffin Box。

我們選的是三道式的Set,102新幣++,大約700人民幣,包含任選兩道前菜,一個主菜和兩道甜品。吃個咖喱這個價格確實辣手,但誰讓是萊佛士呢,服務環境情緒價值都給得到位,錢也花的心甘情願。

餐前小食是烤的脆脆的薄煎餅,有點像煎餅果子裡無油版的脆餅。
配上餐廳自製的香茅青豆醬,芒果醬和辣椒醬一起食用,除了辣椒醬稍許咸了些之外,另外兩種都清新可口,特別有熱帶城市的特色。

前菜四選二,我們人多所以每一樣都嘗試了。烤雞胸用了印度常用的混合香料Garam Masala和酸奶來腌制雞肉,谷飼雞的雞胸部位也一點都不柴,調味像是奧爾良烤雞。
我最喜歡的是用無花果、印度香料和酸奶調味的烤乾酪,口感紮實比吃肉還滿足。

西蘭花豆餅 & 烤乾酪→
←烤三文魚 & 烤雞胸

主菜用印度傳統的Tiffin Box呈現,每一個小格子裡都是不同品種的咖喱。

我們把菜單里所有肉類的咖喱都捋了一遍。雞肉咖喱是最符合我們在國內吃到咖喱的口味,無骨雞腿肉用番茄和腰果咖喱燉煮,加入椰漿,下飯一流。
羊肉咖喱中加入了酸奶、番茄、大蒜和印度香料,傳統咖喱味減輕了,但多了濃厚的咸鮮番茄和香料味道。
海鱸魚咖喱則是其中最有特色的,用薑末和洋蔥碎融入咖喱,口感層次豐富,同樣也是咸鮮味更加明顯。

雞肉咖喱

羊肉咖喱

海鱸魚咖喱

隨主食會搭配印度烤餅和米飯,可以蘸著咖喱醬一起吃。印度的烤餅叫做「Naan」,音同中文的「饢」。Tiffin Room有蒜香味和原味兩種Naan,這種印度烤餅介於麵餅和手抓餅之間,鬆軟但不失韌勁,微微油潤,蘸著咖喱醬真是根本停不下來。
米飯用的是印度香米,體型非常之細長。米飯里還加入了茴香和藏紅花,所以米粒呈現黃燦燦的狀態。印度香米拌上雞肉咖喱真是下飯一絕,碳水大快樂呀!

最後的甜品隨咖啡或茶一起上桌,印度甜品真是甜到令人髮指。 白色的糊糊叫做Rasmalai,將乾酪浸泡在用牛奶、糖和藏紅花熬制的甜奶漿里。冷藏後的乾酪綿密多孔,吸飽甜奶醬後入口即化,軟糯如奶豆腐。
另外一顆鹹蛋黃一樣的叫做Pista Gulab Jamun,也是非常傳統經典的印度甜點。甜牛奶麵糰油炸後撒上開心果碎,精緻可愛,但吃上去真的是太甜太甜了,像是一顆三倍甜度的椰蓉球,即使配著熱茶也讓人望而卻步。

Tiffin Room對餐廳服務員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菜單里菜品的名稱幾乎都是印度名字,需要服務員給出詳細的介紹和推薦。
每一道菜結束之後,服務員都會來清理桌面,換上滾燙的新餐盤新餐具,對細節的把控由此可見。
藝 (yì)
By Jereme Leung
藝是名廚梁子庚在新加坡的第一家餐廳,也是唯一一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餐廳。
進入餐廳,一眼便看到潔白夢幻的花瓣優雅地懸掛在牆壁和天花板上,伴隨腳邊斑斕五彩的花卉綠植通往餐廳深處。

梁師傅一年只有一個星期的時間在這間餐廳,這次聽到他面對面介紹自己和每一道菜品的考量,風趣幽默,沉穩篤定。

萊佛士的細節和巧思真是藏在每一個小角落。菜單翻面,是梁主廚的簽名和搞怪的豎著頭髮的自畫像。我對坐的朋友有忌口,在沒有名牌的情況下,餐廳的服務員在他剛落座時就為他更換了菜單。
我追著問服務生他們是怎麼精準鎖定的,他只是搖頭笑言:「這是我們自己的秘密。」


印象深刻的特色湯品是新加坡白鬍椒肉骨茶和佛跳牆的結合 - 佛跳牆肉骨茶,鮮美的湯頭加入大顆瑤柱,海參,蟹腿,鮑魚,魚肚,漂亮的豬五花肉,山珍海味都濃縮在這一碗。

主菜是客家糯米酒蒸丁加蘭,油脂豐富的滑嫩魚肉伴隨著酒香,鮮甜無比。

主食是傳統的海南雞飯,小細節是白切無骨走地雞上桌時依舊是溫熱的,雞油飯用了蝶豆花調色,但絲毫不減雞油飯豐腴的油脂香氣。怕我們不夠吃,服務生小哥推著電飯煲給我們加飯,坐在我隔壁的歐洲同事邊把飯往嘴裡塞邊驚呼連連:「OMG這是我這輩子吃過最好吃的米飯!」
甜品用清爽的燕窩和牛油果奶油收尾,冰爽清口,沒有負擔,也完美契合了咱們中國人對甜品的最高評價:不是很甜。


Long Bar
Where the first Singapore Sling was born
世界上最著名的雞尾酒 - 新加坡司令(Singapore Sling)便在這裡誕生。

20世紀初,新加坡仍受英國殖民統治,社會習俗嚴格限制女性在公共場合飲酒,當時的調酒師嚴崇文為了滿足女性顧客的需求,便調製一款看似像果汁,但實際含酒精的雞尾酒,以規避當時的社交禁忌。
新加坡司令以金酒(Gin)為基酒,加入櫻桃白蘭地(Cherry Brandy)、菠蘿汁、檸檬汁、紅石榴糖漿等,創造出酸甜平衡、色澤粉紅的雞尾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