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阿茲海默症協會曾在報告中指出
全世界患有老年痴呆症的人數將在2050年增加兩倍,
其中東南亞是病人激增的地區之一。

而新加坡作為人口老化最快的國家之一。
據統計,目前在新加坡,每14個人當中就有一名是60歲以上的人;
到2030年,每4個新加坡公民中,就會有一個超過60歲。
老齡人口的增加也讓新加坡失智症患者與日俱增。
國際失智症協會報告顯示,新加坡已被診斷的失智症患者有4.5萬名,
預計到2050年,這個數字將增加5倍,達24萬。
早在100多年前,人們就已發現了阿茲海默症的存在。但直到現在,我們依舊沒有開發出一款有效預防或治療這種神經退行性疾病的新藥。
而在此之前的研究均將主攻方向放在β澱粉樣蛋白上面。

而這個最新的研究報告,
給予了所有老年痴呆症患者一個新的曙光!
在線發表在《細胞》出版社旗下《Neuron》期刊上的一項研究,
用大數據的方法,
向我們揭示了一個不可思議的潛在致病原因——
病毒感染。

Dudley教授的團隊在患者大腦樣本中發現人類皰疹病毒(HHV)6A與7水平明顯上升,
且與阿茲海默病的症狀呈正相關。
這些病毒在大腦中做什麼呢?
科學家們發現,它們在腦細胞里,能影響「阿茲海默病基因」的表達。
也就是說,我們看到的許多症狀,
有可能僅僅是病毒感染帶來的後果。

不過僅依靠目前的證據,尚無法證明病毒感染直接導致了阿茲海默病。
但本項研究,以及另一篇即將出爐的論文,
清楚地表明了病毒在其中的重要作用。
「這些病毒可能是驅動阿茲海默病患者免疫系統的重要角色。」
如果這一機理最終得到證實,
那對於阿茲海默病研究領域而言可以說是顛覆性的發現。
我們將以全新的角度去看待阿茲海默病的發病,
並尋找大腦中潛在的病毒、細菌、以及寄生蟲等感染。
針對這些感染,我們有望帶來治療阿茲海默病的全新藥物。

或許,在不久的將來。
這一困擾無數家庭的老年病便會攻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