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財經《國際財經報道》)新加坡農業資源匱乏,90%以上的食物依賴進口。但這個島國卻是雄心勃勃,新加坡政府計劃到2030年前,實現30%的食物由本土生產的目標,一些新型農業模式也應運而生。


CNBC 南希·亨格福特:這片10000平方米的廢棄監獄用地已經被改造成一個閉環的城市農業系統,可食花園城市公司希望用儘可能少的資源消耗來生產優質的農產品。

新加坡可食花園城市公司總經理 克里斯多福·利奧:通常來說,農作物都是從土地中汲取大量養分,而我們要做的就是解決這個問題。比如,利用昆蟲養殖來代替土壤。


CNBC 南希·亨格福特:這些令人毛骨悚然的爬蟲可能會讓你想打電話給蟲害管控部門,但其實,這些像「黑衣戰士」 一樣的蟲子們卻在這個農場的循環經濟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蟲子消耗食物垃圾,留下豐沃的肥料來種植作物。在這家高科技商場的頂層,可食花園城市公司打造了一個全新的生產基地。在這裡,蟲子們的作用就在於此。

這裡還有一個特別的水產養殖系統,為當地餐館養魚,水還可以繼續被用來澆灌農作物。

CNBC 南希·亨格福特:新加坡擁有豐富的水運貨櫃,淡馬錫集團已與可食花園城市公司進行合作,對這些貨櫃進行翻新,使其適合種植如今最受歡迎的作物之一——羽衣甘藍。

在這些約12米長的貨櫃中,安有特殊的燈用以種植羽衣甘藍,它們在這裡生長六周後就可以收穫了。不過,考慮到各種成本,該公司承認,在貨櫃里種植和養殖可能不是最經濟可行的方法,未來技術的發展或許可能會改變當前的城市農業運作方式。
供稿編輯:揣雅菲(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