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華語怎麼樣?在職場上哪些語言更受歡迎?

2018年09月15日   •   2萬次閱讀

初步調查顯示,近七成的雇員與近九成的僱主認為,掌握好華語在職場有優勢,能夠和客戶打交道,並和夥伴同事建立良好關係。

不過,受調查者在評估自己的華語能力時,覺得日常對話還行,但對讀和寫比較沒有信心。

*新加坡華文教研中心(SCCL)由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2008年宣布成立,宗旨是加強雙語環境下華語作為第二語言的教學成效,並滿足以非華語為家庭用語學生學習的需要。(YouTube截圖)

由於今年的研討會也恰逢SCCL成立10周年,因此主題定為「傳承·引領」

教育部長王乙康今早出席研討會開幕致辭時,也著重提及了上述研究結果。

對於新加坡的華語教育,王乙康部長指出,母語教育仍是新加坡教育制度的基石,從學前、中小學到高等教育和終身學習,新加坡都積極鼓勵母語學習,尤其是華語教育。

王乙康部長:

——學好中文越來越重要

新加坡作為多元種族文化融合的社會,英語是共通的官方語言,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逐漸使用英語溝通,也正因為如此,很多人開始擔心母語水平下降。

但事實上,近些年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意識到雙語學習的重要性,並在家庭生活中使用雙語交流。

*研究顯示,幼兒從小就接觸雙語甚至是多語,不但不會混淆,長大後還能夠在雙語、雙文化世界遊走自如。(圖片來源於網絡)

王乙康部長還強調,隨著亞洲崛起,特別是中國,學好中文等母語作為一項經濟技能,對未來而言,越來越重要

為此,新加坡教育部還計劃將語言學習納入「技能創前程」計劃,開設更多華語等母語相關課程,讓母語進修更加系統化。

由此可以看出,未來新加坡的雙語學習將會成為主流的進修方式:

新加坡的官方用語是英語,在整個小學到中學的課程當中,學校的全部課程用英語授課,華語作為第二外語教學;

而新加坡精深技能發展局(SkillsFuture Singapore)已委任不同機構,幫助工作人士提升華語能力;

中華總商會商學院推出商務漢語的單元課程。商學院和其他華族會館也將逐步在社區推廣華語,年底開始每月在指定的民眾俱樂部開辦商務漢語課程;

除了教育學生,教師培訓也是提升華語水平的關鍵,王乙康部長為此也肯定教研中心這十年來為教師所推出的多元化專業發展課程。

#神奇的」新加坡話」

這樣的新加坡華語,你聽不聽得懂?

雖說在新加坡,除了英語之外華語就是最常用的一種語言。不過很多國內的同學剛到新加坡,還是表示有交流障礙。

例如以下這段對話,你能get到是什麼意思嗎?

等一下我要搭shuttle bus到MRT Station那邊的銀行拿點錢,你要不要我順便幫你去KFC買一些fried chicken回來?

—Bro,有什麼事,你打Handphone找我好了,還有不要忘了給我那天我向你要的Project Drawing,please 記得email給我啊。

過於多的英文簡稱摻雜在華語裡面,對彼此的溝通設置了障礙!對初來乍到的外國人來說,往往在無意中造成些許困惑,不利於溝通。

其實,新加坡華語可以分成兩種形態:

新加坡標準華語和新加坡式華語

這兩種對於一位精通中文的人士還是很容易辨別。

*圖片來源自hutong-school.com。

新加坡標準華語主要是使用於較為正式的場合,並且可以在新加坡華語傳媒聽到,也是新加坡學校里所教授的一般語言形式。

新加坡式華語則是一般新加坡華人在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一種口語化華語,這種漢英混合式的非正式口語通常加雜了大量的英語、其他閩粵方言和馬來語詞彙句子。

新加坡的華語在發展的過程中由於地域﹑環境﹑政治、種族、文化、網絡和科技的影響,出現了非常奇特的語言現象。

*占新加坡人口約七成的華人,當中來自福建、潮州、廣東等不同籍貫,形成新加坡國內最大的種族群體。

在這種種的因素長期的影響下(長期獨特的語言生態),使發展至今日的新加坡華語有別於其他地區的華語:

一種多語混合的奇特華語、一種極度偏離語言規範的華語。

不過既然來到這個國家,我們就得入鄉隨俗。接下來的這些用詞,不妨收藏著,說不定能用上哦:

1. 不懂=不知道,不曉得

這是最容易讓人產生誤會的詞。

2. 青色 = 綠色

新加坡人管綠色叫青色,如果你給新加坡人說「綠色」,有些新加坡人會反問你綠色是什麼顏色。

3. 講 = 說

這個理解上不會有問題,不過新加坡人很少用「說」這個詞。

4. 做工 = 上班(放工=下班)

一般會把「做工」理解成干苦力活之類的,但新加坡人把go working統一理解成「做工」。

5. 青菜 = 隨便

出自福建話的「青菜就是隨便」。

6. 德士 = 的士(計程車)

不要跟新加坡人說「打的/打車」,他們聽不懂的,就說「坐德士」。

7. 切 = 比

新加坡青少年常用,「他同我切籃球」=「他跟我比賽籃球」。

8. 好料 = 好東西

好料一般用作好東西的意思。

不僅是華語,其他幾種方言更是在新加坡受到嚴重的排斥

以2015年的統計數字來看淡米爾語的前景最不樂觀,44.3%印度人的家庭用語是英語,只有37.7%使用淡米爾語。華語的狀況稍微好些,有46.1%的華人在家中使用華語,37.4使用英語而16.1%使用方言。馬來語的情況最好,78.4%的馬來人在家庭中使用母語,只有21.5%使用英語。三大母語作為家庭用語的情形雖不盡相同,但有個趨勢卻是共通的。那就是英語在各族家庭的使用率越來越高。這個趨勢如果持續下去,部分人士擔心新加坡會逐步成為一個完全使用英語的單語社會。這讓我想起建國總理李光耀在《我一生的挑戰:新加坡雙語之路》一書中提過「我說英語比華語好,是因為我早年學的是英語。但是,即使千年萬代,我也絕對不會變成英國人」的這番話。同樣的新加坡就算成為一個完全使用英語的單語社會,即使千年萬代,也絕對不會改變我們是亞洲國家的事實。身處在亞洲,作為一個主要以亞洲移民及其後代組成的國家,如果連代表亞洲身份的母語尚且不保,甘心成為自身文化的孤兒,新加坡會被這個社會如何看待呢?

#話題延伸

全球職場最受歡迎的五種語言

隨著企業國際化的趨勢,職場上對雙語或多語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擁有多語能力的人,不但在就業上比只會單一語言的人更具競爭力,而且薪水也會隨著所掌握的語種而增加!

#1:英語

母語使用人數:3億6,500萬人

#2:德語

母語使用人數:9,200萬人

#3:俄語

母語使用人數:1億6,000萬人

#4:西班牙語

母語使用人數:4億600萬人

西班牙語也是美國的第二大語言,有37%美國企業主喜愛雇用會說西班牙語的人。

#5:漢語

母語使用人數:9億3,500萬人

因為使用漢語作為母語的人數遠超過英語及西班牙語使用人數的總和,學習漢語在任何領域都是一項重要的投資。

555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6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7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新幣兌人民幣匯率5.63!創14年新高!換匯千萬要警惕
2025年05月06日   •   2萬次閱讀
對你的Singpass做這些事,換來的不是快錢,而是坐牢!
2025年05月06日   •   1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本地人很多都不知道!新加坡這8個鮮為人知地方,禁止進入!
2025年05月06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918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衛塞節遇上母親節,新加坡一波活動來了
2025年05月06日   •   8550次閱讀
每月生活費13000新幣!新加坡火到發燙,中產們,這你受得了麼?
2025年05月05日   •   8550次閱讀
新加坡人過關新方式!手機一掃,輕鬆通關去馬來西亞!
2025年05月06日   •   7353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新加坡留子們必看!在新加坡地鐵月台口渴,「喝下一口水」險挨罰500新元!😱
2025年05月06日   •   4617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446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275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933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
與新加坡人結婚有醫療和生育補貼?官方回應來了
2025年05月06日   •   3249次閱讀
在新加坡,拿到工資後,每個月要存下這麼多錢?!
2025年05月06日   •   3078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