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to watch this video
【牛車水中秋燈籠】紅頭巾大帆船燈籠 還原40年代風景
還有一個多月就是中秋節了,除了吃月餅、賞月以外,對許多國人來說,不可或缺的中秋節活動,就是到牛車水賞花燈。今年展出的近1800盞各式造型的燈飾,將帶領公眾穿越時空,回到舊時候的牛車水。一同跟隨《8頻道新聞》,一探製作花燈的幕後花絮!
由牛車水—金聲區公民諮詢委員會所籌辦的中秋節慶祝活動,今年以「我們的牛車水,我們的中秋節」為主題。1288盞燈籠將照亮余東旋街、橋南路和新橋路。
另外,今年人物造型燈飾是歷來最多,共有168個,包括了紅頭巾、苦力、人力車夫等,呈現出牛車水舊時候的風貌。

公眾可以欣賞到的其他花燈造型種類,還包括動物、花卉等。

花燈主題與往年別有一番風味著重呈現本地歷史
這些花燈由九名來自南洋藝術學院,美術與設計學校3D設計系的學生所設計。整個設計過程花了約兩個月的時間。

來自南洋藝術學院的學生與講師。
其中一名參與花燈設計的學生陳韋辛(20歲)說,他們的設計概念是使用時光倒流的方式裝飾牛車水。
「我們從入口的大帆船開始,就講述了華人下南洋的故事。在途中,我們增添了許多人物就像是紅頭巾、苦力跟人力車夫,來講述1940年代建設新加坡的歷史。」
高10.5米、長8.5米、寬3米的巨型帆船,便是今年活動中所展出的最大型燈飾。


負責設計這個燈飾的是17歲的杜恆毅。他說,原本所設計的帆船更大,不過因必須顧及到場地的限制而特意縮小尺寸。
「為了能夠將帆船放在余東旋街中央,我特地縮小帆船的尺寸。因為放在路口,我覺得這個巨型的帆船能夠吸引公眾的目光。看到自己的設計成型,我們都很高興。」

牛車水中秋節慶祝活動宣傳主任盧偉琦也說,與往年的活動不同的是,今年的花燈主題更著重於呈現本地的歷史。
「往年我們都是以中秋節的故事為主,可能會有玉兔、后羿、嫦娥等。可是今年我們主要訴說的是我們華族的歷史、文化跟我們的傳統,主要以牛車水為主。」
花燈製作過程
來自中國四川省自貢市的39名工匠師傅7月18日抵達新加坡,開始製作燈飾,所有的燈飾預計能在這個月底完成。所有的花燈共使用了約1萬5000個燈泡。
工匠師傅們每天從早上7點開始動工,一直到晚上9點才休息。

負責製作燈飾的工匠來自自貢嘉昱彩燈文化有限公司。負責人兼高級美術師游國君說,製作花燈的步驟包括了畫施工圖、放樣、取樣、裝燈泡、裱糊、色彩處理等。從畫施工圖到完成製作,花了約兩個月的時間。
美工師傅畫完施工圖後,便要到製作現場進行放樣。之後,鐵工師傅就會使用鐵絲取樣,進行立體製作。



完成之後,電工便會安裝燈泡。
過後,裱糊工師傅會在框架塗上膠水,把綢緞布黏上去。


緊接著,美工師傅會進行色彩的處理,整個製作過程才算結束。

製作人物燈飾最具挑戰性
許多公眾或許會以為,巨型的花燈製作起來更具難度。不過,游國君說,數量龐大的人物造型燈飾其實是整個製作過程中最為困難的。

「展出的168個人物主要是還原幾十年前,華人在牛車水勞作的主要場景。所以這168個人物是立體造型,人數相當多,比較難製作。它的難度就是放樣量比較大,造型難度也比較大,技術要求比較高。」

(以上照片:林慧敏)
製作一個人物造型的燈飾需要約四天的時間。目前,工匠師傅們已經完成製作約130個人物造型的燈飾。
牛車水中秋節慶祝活動開幕典禮與亮燈儀式將在9月8日舉行,活動將在10月8日結束。
- CH8/H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