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工啦~打工人在新加坡要交哪些稅,是我不知道的?

2024年06月12日   •   2565次閱讀

交往的本質是:互相支撐著對方的生活,成為對方的力量。

就好比魯迅說過的(並沒有),稅收,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既可以調節經濟,又可以促進發展。

那麼問題來了,外國人在新加坡打工,需要交哪些稅呢?

注意:私信小編,免費領取174頁稅務資料包。

一、新加坡徵稅原則

1、徵稅原則

新加坡的納稅居民個人必須對發生於或來源於新加坡的收入繳納所得稅。新加坡的納稅居民個人在新加坡收到或被視為收到的來源於外國的收入無需繳納所得稅,除非該收入是通過新加坡的有限合夥企業收到或者被視為收到。

個人來源於新加坡的某些投資收入也無需納稅。非居民個人只需對發生於或來源於新加坡的收入繳納所得稅。

2、居民納稅人

如果新加坡公民通常居住在新加坡,則該個人被視為新加坡的稅務居民,但符合居民要求的臨時缺勤除外。如果在課稅年之前的1個日曆年,外國個人:

新加坡實際居住或在新加坡工作(公司董事除外)183天或更多;

或:通常居住在新加坡,也將被視為新加坡的稅務居民。

在新加坡就業期至少連續3個課稅年的外國個人可在所有三個課稅年的優惠基礎上被視為新加坡稅務居民,即使該個人在抵達,離開,或兩者兼有的年份在新加坡逗留的時間可能少於183天。

如果該員工在抵達新加坡的所屬年度在新加坡履職時間少於183天,但預計該員工在當年和次年兩個日曆年度內在新加坡的連續履職時間會超過183天,則他/她在這兩個年度都會被認定為新加坡的居民納稅人。

圖/來源於pexels網

3、申報主體

每位個人,包括已婚夫婦在內,均須單獨進行納稅申報。

二、個人要交哪些稅

1、應納稅所得額

包括從貿易、經營、執業取得的所得或收益,以及受僱所得(包括僱主提供的食物、服裝或住房,以及除基本生活、交通、旅遊或娛樂之外的津貼)。

2、資本利得

無。

3、扣除與減免

居民及非居民納稅人向獲批的公共性機構進行的捐贈可以在個人稅前進行抵扣。但是只有居民納稅人個人才可享受特定的個人扣除項目及稅款減免。

特定的個人扣除項目可從稅前收入中減除。稅款減免可以從應納稅額中扣除,從而確定個人的最終應繳稅款。一個課稅年度內個人總共可以申請的稅務減免額度的上限為80,000新加坡元。

圖/來源於pexels網

4、稅率

居民納稅人的應稅所得如果超過20,000新加坡元,將按累進稅率徵稅,稅率介於2%~24%。非居民的受僱所得以50%的統一稅率(未扣除任何個人免稅部分)和居民所得稅率(允許稅務扣除和稅務減免)中較高者納稅。

非居民來源於新加坡的所有其他收入,包括董事費和獨立顧問費,通常應按24%的統一稅率徵稅。非居民個人(公司董事除外)在新加坡的受僱時間較短,例如不超過60天的,可免於納稅。

5、增值稅

在特定豁免情況下,如果個人在一個日曆年內應稅營業額或者預計未來12個月的應稅營業額在100萬新加坡元以上,就應辦理納稅登記,除非屬於豁免情形。一旦進行納稅登記,則必須維持登記狀態至少2年。

已進行登記的納稅人必須在不遲於每會計季度(也可選擇月度申報)結束後的1個月內,向主管稅務局進行納稅申報。逾期提交或未提交申報表,逾期繳納或不繳納稅款, 都將被處以罰金。

圖/來源於pexels網

三、個人的其他稅收

1、資本稅

無。

2、印花稅

參見「對公司徵收的其他稅項目」下的「印花稅」部分。

3、資本取得稅

無。

4、不動產稅

請參加「對公司徵收的其它稅項」下的「不動產稅」。

5、繼承稅/遺產稅

無。

6、凈財富/凈值稅

無。

7、社會保障

新加坡公民或具有新加坡永久居民身份(通過移民計劃獲得) 並在新加坡工作的雇員需要對中央公積金CPF繳費,繳費率最高為20%(針對55歲及以下的個人)。在雇員首次取得永久居民身份的最初2年,可適用漸進繳費率。

過去幾年來,55歲至70歲的個人CPF繳納比例已逐漸增加,下一次增加將於2024年1月1日生效。雇員繳納比例將增加0.5%至1%。

圖/來源於pexels網

四、個人稅收和合規

1、納稅年度

日曆年度。

2、申報繳納

個人必須在每年 4月15日之前就其上一年度的收入進行納稅申報。如果採用電子申報,截止日為4月18日。納稅申報表提交後,稅務局將發出評估通知書。該稅款一般應在發出評稅通知書之日起的一個月內繳交。

3、罰款

逾期提交或未提交申報表,逾期繳納或不繳納稅款, 都將被處以罰金。

圖/來源於pexels網

原來,在新加坡工作,需要注意這麼多稅務相關的問題呀。

註:資料來源於IRAS,綜合整理。

.

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