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訊)新加坡職工總會一項調查顯示,約40%員工擔心下來3個月可能丟失飯碗,這一比例比去年高出近一倍。
該總會是在2023年12月至2024年1月展開調查,近2000名來自不同行業和不同年齡層的員工針對就業保障發表看法。
整體而言,有越來越多員工對就業保障感到不安,近40%的新加坡籍員工認為他們很可能在未來3個月內失去工作。2023年進行相同調查時,當時有此擔憂的員工占25%。
新加坡職總在另一項針對2024財政預算案2展開的調查結果顯示,有31%的員工認為,自動化、人工智慧和永續發展等結構性趨勢,會威脅到他們的工作。
同時,儘管有47%的員工認為這些趨勢可能會促使新興工作的出現,但他們也擔心被裁員的潛在風險。
新加坡職總秘書長黃志明表示,今年裁員人數預計將高於去年,他呼籲新加坡政府在來臨預算案加強失業員工的援助措施。
黃志明和新加坡全國僱主聯合會會長葉進國今早召開聯合記者會,趁新加坡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於2月16日發表財政預算案之前,針對經濟和勞動力市場展望發表看法。
新加坡職總呼籲,政府應加強對五大類員工的協助,分別是年輕員工、中途轉業、照顧者、年長員工和弱勢員工。
「對我們工友來說,這將是艱難的一年。我們已經看到一些跡象,尤其是裁員數字翻了一番,工資增長卻停滯甚至下降。許多工友向職總反饋,他們對 失業和生活成本上升的擔憂。」
黃志明說,未來一年,職總希望有更多積極措施來幫助工友,尤其是失業人士。
「我們應該考慮一個過渡援助配套,為失業人士提供經濟或技能提升或再培訓的援助形式,幫助他們在更具挑戰的環境中尋找新機遇。」
黃志明透露,為解決就業保障問題,新加坡職總制定計劃和措施幫助員工掌握必要的技能和資源來維持就業能力。 例如截至2023年10月31日,已成立1700多個企業培訓委員會(CTC),協助超過12萬3000名員工。
葉進國表示,企業進行結構性轉型以達到更好的效能,過程可能會出現裁員情況,但同時也會促生新的工作。為此,新加坡勞動力需要不斷提升技能,才能更好地滿足僱主和員工所面臨的挑戰。
「儘管員工對就業感到擔憂,但市場上仍有職缺。如果這些空缺一直沒有被填補,可能會阻礙企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