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紅包使用量再翻倍 銀行:這個年齡層今年顯增

電子紅包。(圖:華僑銀行)
電子紅包近年來逐漸成為農曆新年文化的一部分,本地銀行說,今年農曆新年期間發送的電子紅包預計是去年的三倍,愛用電子紅包的仍以30歲到49歲年齡層居多,不過16歲到22歲年輕人今年發送電子紅包明顯增多。
星期六(24日)就是元宵,也是長達15天農曆新年慶典的最後一天。華僑銀行新加坡電子商務部總經理吳麗冰說:「我們估計今年電子紅包發送量是去年的三倍。」
她也說,華僑銀行自2021年正式推出電子紅包以來,整體增長了4.5倍。她認為,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使用電子紅包已成為一種習慣。
至於用戶今年最喜歡發送的數額是100元,其次是50元和88元,去年最受歡迎的8元,今年排第五。
「一個值得注意的趨勢是,16到22歲年輕人今年發送電子紅包的人數明顯增多,占發送電子紅包客戶的25%,高於2023年的16%。」
不過,大多數發送電子紅包的顧客年齡仍在30歲到49 歲之間,其中以女性居多。此外,每十位發送電子紅包的顧客中就有四位從事專業人士、經理、執行人員和技術人員(PMET)的工作崗位。
中國今年不發實體紅包封
為鼓勵民眾有更多綠色環保行為,華僑銀行近六年來,一直在穩步減少新加坡、馬來西亞、中國大陸、香港和澳門市場的紅包印刷數量,整體比去年減少了約10%,同時繼續使用再循環紙張。
「而在中國,我們更是首次完全不在中國(大陸)發紅包封,民眾除了可以向平常一樣使用電子支付,也可以使用微信紅包。」
另外,吳麗冰也表示,銀行還會繼續回收紅包,將在全島所有分行放置回收箱,直到下周五(3月1日)。這些用過或多餘的紅包連同回收箱將被打漿製成紙板箱等產品。在過去的三年中,華僑銀行共收集了約7800公斤的紅包封。